朱自清散文集(精)

朱自清散文集(精)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南京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朱自清散文集(精)
ISBN: 9787553323367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内容简介

刘云波女医师 刘云波是成都的一位妇产科女医师,在成都执 行医务,上十年了。她自己开了一所宏济医院,抗 战期中兼任成都中央军校医院妇产科主任,又兼任 成都市立医院妇产科主任。胜利后军校医院复员到 南京,她不能分身前去,去年又兼任了成都高级医 事职业学校的校长,我写出这一串履历,见出她是 个忙人。忙人原不稀奇,难得的她决不挂名而不做 事;她是真的忙于工作,并非忙于应酬,等等。她 也不因为忙而马虎,却处处要尽到她的责任。忙人 最容易搭架子,瞧不起别人,她却没有架子,所以 人缘好——就因为人缘好所以更忙。这十年来成都 人找过她的太多了,可是我们没有听到过不满意她 的话。人缘好,固然;更重要的是她对于病人无微 不至的关切。她不是冷冰冰的在尽她的责任,尽了 责任就算完事;她是“念兹在兹”的。 刘医师和内人在中学里同学,彼此很要好。抗 战后内人回到成都故乡,老朋友见面,更是高兴。 内人带着三个孩子在成都一直住了六年,这中间承 她的帮助太多,特别在医药上。他们不断的去她的 医院看病,大小四口都长期住过院,我自己也承她 送打了二十四针,治十二指肠溃疡。我们熟悉她的 医院,深知她的为人,她的确是一位亲切的好医师 。她是在德国耶拿大学学的医,在那儿住了也上十 年。在她自己的医院里,除妇产科外她也看别的病 ,但是她的主要的也是最忙的工作是接生,找她的 人最多。她约定了给产妇接生,到了期就是晚上睡 下也在留心着电话。电话来了,或者有人来请了, 她马上起来坐着包车就走。有一回一个并未预约的 病家,半夜里派人来请。这家人疏散在郊外,从来 没有请她去看过产妇,也没有个介绍的人。她却毅 然的答应了去。包车到了一处田边打住,来请的人 说还要走几条田埂才到那家。那时夜黑如墨,四望 无人,她想,该不会是绑票匪的骗局罢?但是只得 大着胆子硬起头皮跟着走。受了这一次虚惊,她却 并不说以后不接受这种半夜里郊外素不相知的人家 的邀请,她觉得接生是她应尽的责任。 她的责任感是充满了热情的。她对于住在她的 医院里的病人,因为接近,更是时刻的关切着—— 老看见她叮嘱护士小姐们招呼这样那样的。特别是 那种情形严重的病人,她有时候简直睡不着的惦记 着。她没有结婚,常和内人说她把病人当作了爱人 。这决不是一句漂亮话,她是认真的爱着她的病人 的。她是个忠诚的基督徒,有着那大的爱的心,也 可以说是“慈母之心”——我曾经写过一张横披送 给她,就用的这四个字。她不忽略穷的病家,住在 她的医院里的病人,不论穷些富些,她总叮嘱护士 小姐们务必一样的和气,不许有差别。如果发觉有 了差别,她是要不留情的教训的。街坊上的穷家到 她的医院里看病,她常免他们的费,她也到这些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