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作者: 安意如|摄影:李少白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3.40
折扣购买: 再见故宫
ISBN: 9787108061324

作者简介

安意如,作家,以细腻深入的古典诗词赏析独树一帜,因《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为人熟知。作品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观音》《陌上花开》《美人何处》《世有桃花》《惜春纪》《*月》。 《聊将锦瑟记流年》

内容简介

◎壹 不管朱棣即位后所授意撰写的《明实录》如何篡 改,不可改变的是,他是由一个默默无名、不被朱元 璋*爱的妃子所生。出生时正值陈友谅率*大举进* 应天,朱元璋忙于战事,应接不暇,对这个儿子并没 有太深的印象和感情。 在所有的皇子中,朱元璋真正付出感情、悉心栽 培的是太子朱标。朱元璋**注重对朱标的教育,不 单给他指派了当时的“天下**学者”宋濂为帝师, *任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这三位 洪武年间的大才子组成一个阵容强大的教育团队,分 别从学识、文韬(行政经验)、武略(*事经验)上 给予朱标指导。 早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已放手将 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他处理**大事的四 字要诀“仁、明、勤、断”。朱元璋自知驭下极严, 一方面固然是他严苛多疑的性格所致,但另一方面也 有他的苦心,他想消除所有可能的隐患,所以不惮把 恶人做了,留一个铁桶江山给朱标。届时,朱标再以 仁治国,博一个万民拥戴,江山永固。 朱元璋没有看错,朱标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继 承人,他有着朱元璋所没有的仁慈。他的儿子朱允炆 也是个好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父子俩都有可能成 为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奈何,朱标死在朱元璋之前; 奈何,年少的朱允炆身后有一位野心勃勃的叔叔—— 燕王朱棣。 相较于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朱标,庶妃所 生、排行第四的朱棣着实凄苦,是一个不容易被他爹 想起的角色。他上面有三位哥哥,下面还有二十二个 弟弟。 自幼奔赴沙场,在刀光剑影中长大的朱棣,跟随 洪武年间的名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习惯了腥风 血雨。战争和权谋将他磨砺得心如铁石,城府极深。 他知道,如果想赢得父王的器重,就必须有过人的本 事。为此他抛头颅,洒热血,深入大漠,远征元*, 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他那深信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父亲眼 中,他再威猛也只是镇守边陲的利器,可以用来靖边 绥远,安邦定国,*不可能被许以九五之位。即使在 朱标死后,皇位也只属于嫡长孙——那个少不*事的 朱允炆。 虎踞龙盘的应天府,少年天子朱允炆尚未登上皇 位。金戈铁马的北平,虎视眈眈的燕王已是杀机暗涌 。随着皇位的*迭,时局发生变化。有一件事令朱棣 寝食难安,如剑在悬。朱允炆即位之前,身边的两位 大臣齐泰和黄子澄便在他耳边吹风,倡议削藩。 削藩之策源远流长,祸患也有前史可鉴。汉景帝 时曾引发七国之乱,唐宪宗时亦兵祸连连。此事不是 不可行,但若在君权不稳时贸然动手,很可能得不偿 失,如果所削藩王又是同姓王,在中国历**几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