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给绿中国书系

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给绿中国书系
作者: 汪永晨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6.90
折扣购买: 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给绿中国书系
ISBN: 9787536072497

作者简介

汪永晨,1954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安徽。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著名环保人物。1988年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制作过大量环保节目并多次获奖。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环境使者”,2001年被国家环保局评为“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2007年当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当选美国《时代/CNN》“2008环境英雄”,同年获得人民网“改革开放30年环保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03年以来关注中国的江河,特别是呼吁并推动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认知及有关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听证会的召开。

内容简介

大巴课堂一直是绿家园采访中、生态游中专家与 参与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每次活动的参与者,每个人 都是老师,每个人也都是学生。每一次的行走中,我 们还请来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在车上供记者们采访,以 弥补我们行走时因时间所限的局限。当然,这种采访 ,也伴随着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论,有时还是相当激 烈的。 “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上,吵架是常事。 2011年,两位生态专家为高原鼠兔就吵得一个比 一个嗓门高,生态学家蓝永超认为:这种可爱的小动 物是破坏草原植被的一大害。它们繁殖能力超强,主 要吃食草根,被它吃过草根的青草自然枯死。而且这 种动物在干旱少雨季节的繁殖能力尤其强盛。 在生态学家王海滨看来,鼠兔的积极意义包括: 鼠兔打洞,疏通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水 分下渗;鼠兔可加速草原生态系统的循环。其表现为 ,它吃草,粪便、尸体可以加速营养物质循环,如果 依靠草自身的循环恐怕还要等几年,鼠兔可以令其加 速。与此同时,鼠兔把草拖到洞的深处,草腐烂后, 可增加土的有机质含量。此外,鼠兔的洞穴能为其他 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 鼠兔体型跟刚出生的小兔子一般大小,居住的洞 口直径在8厘米至10厘米左右。由于天敌的存在,鼠 兔特别敏感,稍有动静,立刻钻进洞穴,随后探出小 脑瓜左顾右盼,十分可爱。 2011年“黄河十年行”最小的志愿者徐子沫摄取 的一个镜头,是两只高原鼠兔在打架。那副小样实在 是惹人喜欢。 2011年“黄河十年行”,在我们看来最熟悉野外 生活的王海滨在从玛多进入真正的黄河源时选择了留 在玛多。不过他把本是自己要做的一个统计交给了我 们,就是数数有招鹰架的地方能看到多少猛禽,没有 的地方看到的有多少。 国家花巨资恢复三江源生态的项目中,一项新的 灭鼠措施在青海的草原上推行——招鹰。如今,道路 两旁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鹰架”。所谓鹰架, 就是人为竖起三四米高的铁架支柱,在其项部设置一 个供鹰居住的巢窝。 我们数的结果是,有招鹰架的地方不光猛禽多了 不少,连藏野驴和藏原羚也是有招鹰架的地方比没有 的地方多。 不过,蓝永超认为这种通过物种保持生物链平衡 的做法值得肯定,效果却不佳。在他的研究中看到的 是,之前草丛茂盛的时候,鼠兔钻在深深的草丛里, 鼠目寸光,很难看到远在高空的鹰,鹰却把鼠兔看得 清清楚楚;草场退化之后,草原呈荒漠化发展趋势, 变得稀稀落落,鼠兔一抬头就能看见鹰,所以十分警 觉,鹰的捕获效率在下降。 鼠兔要背负这样的恶名吗?生态专家王海滨说: 高原鼠兔的正面作用不应被忽视。 在王海滨看来,草原本身自然条件恶劣,温度不 够,降水不够,草地只有30厘米的墒情。草原的退化 在于过去只是看重生产量、载畜量高低,没有意识到 草原的宗旨应该是:不应以生产为目的。王海滨指出 ,草场只能利用四分之一,上世纪80年代很多地方是 百分之百的利用,导致过牧。在这种高海拔、高寒地 区,环境一旦被破坏,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 能恢复。而有些变化是不可逆转的。 鹰隼和狐狸这些鼠类的天敌曾经是这广袤的草原 上的主人,可是由于人们的滥捕滥杀,它们的数量大 为减少,即使那些幸存的,也迁徙到别处,生物链断 裂了,人们也尝到了这个恶果的滋味。于是开始想方 设法引导鼠类的天敌们回到家园。 持有这一观点的草原学家认为,高原鼠兔也是草 原上猛禽、狼的食物。是因为这些猛禽被我们人类打 死得太多了,才显得高原鼠兔泛滥。如果恢复了猛禽 和狼的数量,草原上的生态恢复了,高原鼠兔也是草 原生物链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不是高原鼠兔多了 ,而是高原生态出了问题。 人类因缺乏对自然的认知,更有甚者,随着认为 高原鼠兔对草场造成伤害的恐惧,地方政府为了保护 草场而灭鼠,把毒药放在鼠洞附近。这样一来,导致 鹰等其他鸟类食用被毒死的鼠兔后二次中毒,相继死 亡。 蓝永超认为另一个严重破坏草场的原因是气候变 化。他的研究发现,黄河源区经历了一个从气温高、 降水少的暖干时期,开始进入一个气温高、降水比较 多的暖湿时期。 蓝永超说,2002年之前,黄河源区连续20年少雨 ,仅为多年平均降水的一半多,致使黄河源区水量减 少。 2002年之后,降水开始升高。2005年开始,草原 下垫面明显改善。 P39-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