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

李白传
作者: 葛景春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82
折扣购买: 李白传
ISBN: 9787545559378

作者简介

葛景春,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从事唐诗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工作,并兼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宜阳李贺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等职。多年专注唐代文化及李白、杜甫研究,出版著作包括:《李白思想艺术探骊》《李白与唐代文化》《李白诗全译》等18种。在《唐代文学论丛》《李白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00余篇,参加主编多部辞典和论文集,并担任1998年国家哲学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李白研究史》项目主持人。

内容简介

少年苦学 自神龙元年(705年)李白随父入蜀隐于绵州昌隆县之后,从五岁至二十五岁,至“仗剑去国”,离蜀出峡,李白在蜀中家乡共度过二十个年头,他的青少年时期一直是在蜀中的。在李白的心目中,蜀中绵州的昌明县(原为昌隆县,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名讳,改名为昌明县),一直都是他的家乡和故乡。 昌明县的清廉乡(现叫青莲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它距离县城约二十里,有百十户人家,李白的家就在天宝山的山麓。天宝山其实是一个小丘,登上天宝山,北望可见太华山,西北可见云雾深处的匡山、戴天山。盘江西绕青莲场而过,到处是青竹丛丛,荷花满塘,环境十分优美。 他的父亲因是外乡人迁居于此,因此乡人都叫他李客。李客居住在昌明县时,亦隐亦商,除了经营生意,还多与当地的乡贤豪士交往。他让家人打理生意上的事,自己无事就闭门读书,习剑练武,因此给人的印象是“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一个隐士高人。也许是因为他的身世不为人所知,故很少与官府交往,也不走读书做官的道路。 李客对李白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想让自己的儿子有出息,重振家风,高扬门楣。因此,他亲自课子读书。少年时的李白是个十分好学的聪明孩子,也不负所望。照李白后来的说法,他的青少年时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所谓“五岁诵六甲”就是从五岁起即开蒙,开始对六甲的学习。六甲就是天干:甲、乙、丙、丁、戊、戌、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以天干配地支,六十为一周期。其中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称六甲。古时是用六甲来计年、计日、计时,从汉代起就属于儿童计数的学习内容。《汉书·食货志上》上说:“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此句谓别人是八岁入小学,学六甲,而李白从五岁就学了六甲,比别的孩子早学了三年,说明其聪慧过人。到了十岁,李白就已经读了诸子百家之书,对从轩辕黄帝以来的有关史书也知其大略了。唐代学子多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四史,是必读之史书。唐代又编纂了《晋书》《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隋书》《南史》《北史》八史。李白当然不可能全部读完,当以前四史为主,后者可能只是略读而已。所谓的“横经籍书”,则主要是读儒家的“五经”和道家的老庄之书。儒家的五经是学子必读之书,李白尽管喜欢老庄,但儒家的五经也是不能不读的。李白还有“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的诗句。所谓的“奇书”,当指辞赋一类的书,如《楚辞》《文选》及“纵横家书”之类。《楚辞》是战国时期的大辞赋家屈原、宋玉等人所作的辞赋,《文选》包括司马相如、扬雄、枚乘、枚皋、张衡、左思、陆机、江淹等人的辞赋,也有先秦纵横家的游说之辞。这些辞赋家恢宏的气象和纵横家的大言,特别令少年李白着迷。好像李白的父亲也特别喜爱辞赋,李白曾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所以,李白小时就在辞赋上下过功夫。他曾拟过江淹的《别赋》《恨赋》,这些著名的辞赋大都载于梁昭明太子所编的《文选》一书,故有李白少时“三拟文选”之说。如今所拟《别赋》已佚,《恨赋》尚存。其辞曰: 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宿草坟毁。浮生可嗟,大运同此。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而没。 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挥中原,东驰渤澥,西漂昆仑。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缟素。 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帐中剑舞,泣挫雄威。骓兮不逝,喑恶何归。 至如荆卿入秦,直度易水。长虹贯日,寒风飒起。远雠始皇,拟报太子。奇谋不成,愤惋而死。 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锦衣。春草罢绿,秋萤乱飞。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 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心死旧楚,魂飞长楸。听江枫之袅袅,闻岭狖之啾啾。永埋骨于渌水,怨怀王之不收。 及夫李斯受戮,神气黯然。左右垂泣,精魂动天。执爱子以长别,叹黄犬之无缘。 或有从军永诀,去国长违,天涯迁客,海外思归。此人忽见愁云蔽日,目断心飞,莫不攒眉痛骨, 抆血沾衣。 若乃错绣毂,填金门,烟尘晓沓,歌钟昼喧。亦复星沉电灭,闭影潜魂。 已矣哉,桂华满兮明月辉,扶桑晓兮白日飞。玉颜灭兮蝼蚁聚,碧台空兮歌舞稀。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骨同归。 ★ 李白代表了唐代诗歌的dingfeng,被尊称“诗仙”“谪仙人”。 ★ 将史料辩证、传说辨析和诗文赏析融为一体,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又有文艺作品的通俗有趣。 ★ 专注唐代诗歌研究和李白研究的专家葛景春,带你读懂唐诗,读懂李白,读懂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