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0.60
折扣购买: 聊斋志异(青少年版)
ISBN: 9787513943468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
考城隍 《考城隍》是《聊斋志 异》中的第一篇。文章虽然 不长,但涵盖的元素很丰富 :鬼神、科举、孝道、轮回 转世……都是明清市井间的 流行话题。故事流露了蒲松 龄的个人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例如这句:“有意行善, 虽然做了善事也不必奖赏。 无心作恶,即便做了恶事也 不应受到惩罚。”这是一句 辩证式的、寓意深刻的价值 评价标准,耐人寻味。 我姐夫的爷爷,人称宋 公,单名一个焘字,是县里 的廪生。一天,他正卧病在 床,一个官人手拿帖子,牵 着一匹白额高头大马来了, 走到他跟前说:“请跟我去 参加考试吧。”宋公说:“主 考的学政老爷还没来,怎么 突然就考试呢?”官人不回 答,只是催宋公赶紧上路。 宋公拖着病体勉强上马 ,跟官人走了。一路上的景 致都很陌生。不知不觉走到 一处城郭,看起来好像是一 个国都。进入城里,宋公来 到一个府廨(xiè),只见 宫室壮丽。室内上坐十多个 官员,不知道是什么人,只 认识其中的关羽。 宫室的檐下放着两张桌 子、两个坐墩,一个秀才已 经坐在了下首,宋公走过去 在另一个座位上坐下了。桌 子上有笔和纸。不一会儿, 试题纸便从空而降,上面写 着八个字:“一人二人,有 心无心。” 宋公和秀才把试题做完 了,呈到殿上。宋公的试卷 里有这样一句话:“有意行 善,虽然做了善事也不必奖 赏。无心作恶,即便做了恶 事也不应受到惩罚。”诸神 传阅,称赞不已,召宋公上 殿,对他说:“河南缺一个 城隍神,你很适合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