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0.10
折扣购买: 尘缘
ISBN: 9787551137669
铁凝大姐 说老实话,该不该写此文,几曾令我迟疑再三。 因由之一,恐有“借势”之嫌;因由之二,铁凝向来 不轻易写人物印象,认为“当你以为特别了解他的时 刻恰好是你特别不了解他的时刻,这不了解就导致了 你印象的不准确”。以铁凝的超凡心智与美妙文字, 写人尚且如此慎重,而以我之浅陋,擅写铁凝岂不唐 突?……可又一想,许多年来,在内心里确乎早已将 铁凝大姐划人我的亲朋好友之列,刻意回避不写,反 显矫情露怯,似也大可不必。写好写赖亦是无妨,若 比铁凝为繁盛花树,我要写的所见所感充其量不过是 其中的一小片绿叶。而正是这一小片绿叶,让我感知 了花树的鲜活与真实。 于是,就写了。 1980年,与我同在青龙县文化馆创作组工作的解 俊山参加了为期半年的河北青年作家读书班,同学中 即有铁凝。尽管其时铁凝尚未出名,心高气傲的解俊 山每每说起她时,神色言语间却是掩饰不住的赞赏有 加。时隔不久,我读到了铁凝的短篇小说《灶火的故 事》,大受震撼,连呼“了得”!又隔不久,短篇小 说《哦,香雪》、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相 继问世……彼时的铁凝已经成为实力派作家,迅即名 扬海内外。 1984年,我考入廊坊师专作家班,期间铁凝曾和 另两位作家联袂来为我们讲课,首度得见铁凝真人— —虽然台上台下距离相隔,我等提问要靠“递条子” 。1990年,我被借调到河北省文联作家协会工作,铁 凝时任省文联副主席,但不坐班,偶尔在院子里或食 堂碰面,也是点个头一笑而过。 直到某日上午,在《河北文学》做编辑的女作家 何玉茹(与我作家班同学)找到我说,铁凝搬家,能否 一起去帮忙往楼上抬一下钢琴?我自然很高兴地跟着 去了。玉茹向铁凝介绍我,铁凝打量着我微笑地说, 嗯,不错,挺像咱们人的!我只憨憨一笑。回来的路 上,我则还在想,所谓“响们人”大概即指写作圈里 人吧?如同人们时下常说的电影人、电视人云云…… 如是,也算“见面有礼”,似乎不经意问夸了我半句 。 实话实说,此后的日子里,与铁凝除了大小会议 时而相见,亦从不曾有过私人交往。然而但逢与我相 关的重要事情,她全都慨然为我说了好话。 1993年。我申报副高职称(二级作家),正当要评 审时,接家父电报说祖母病重,我便连夜赶回了青龙 老家。人家外地市的申报者们大都要提前住到省城来 “活动”,而我本属近水楼台,却跟评委们连个招呼 也没打,大咧咧傻乎乎地就走了。结果投票时我差了 一票。事后听说,担任评委的铁凝是率先为我呼吁, 投了赞成票的。我天生的犟脾气,此后再未申报过职 称。 1994年。我要签约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