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大传(精)

汉光武帝大传(精)
作者: 安作璋//孟祥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汉光武帝大传(精)
ISBN: 97871010592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王莽新朝的“新政” 刘秀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两个世纪之交,又是 两个朝代*替之际。他生于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 ),五年之后,进入公元1世纪的**年,即平帝元始 元年,从此时起,西汉皇朝的大权便落到了权臣王莽 手中。又一个五年之后,王莽鸩杀平帝,一个两岁的 儿童孺子婴被推上了皇位。三年之后,王莽又废孺子 婴,篡汉立新,结束了刘氏皇统。十四岁的少年刘秀 从此失去汉宗室贵族的身份,成为新朝统治下的子民 了。因为刘秀在新朝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又是以 反叛新朝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所以,我们有必要先 从王莽新朝的“新政”说起,看一看时代的浪涛如何 把刘秀推向历史的前台。 刘邦建立的大汉皇朝经过文、景时期的恢复与发 展,到武帝时达到它光辉的峰巅。武帝以后,特别是 昭、宣二帝之后,西汉皇朝进入了它的衰落期。社会 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土地兼并*益剧烈,奴婢 问题*趋严重,赋役剥削*甚一*,劳动人民的处境 每况愈下,统治阶级*加没落*朽。面对西汉皇朝江 河*下的局面,一部分代表中小地主利益的政治家和 思想家认为“汉德已衰”,“气数已尽”,希望另有 “贤德”之人出来取代刘氏的帝位,以维护整个地主 阶级的统治。就是当权的豪族地主和在经济上颇有势 力的富商大贾也对刘氏皇朝失去了信心。他们也希望 通过一次改朝换代,以便在新皇朝的统治下使自己的 既得利益得到巩固与扩大。如此一来,在西汉中期以 后,社会上便产生了一种“再*命”的思潮。这种思 潮与战国以来流行很广的“五德终始说”和“三统三 正说”结合起来,在舆论上形成颇大的力量和影响。 邹衍等人创立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每个* 天命而王的朝代都必须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 中的一德,五行相生又相胜: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 胜火,火胜金。因而朝代也是按着五行的顺序运行, 周而复始。“三统三正说”则认为历朝历代都是黑、 白、赤三统循环,历法亦随之变化。如夏朝是黑统, 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商朝是白统,以丑月(农 历十二月)为正月,周朝是赤统,以子月(农历十一月 )为正月。而这三统又都是*命于天的。到了汉代, 董仲舒把“五德终始说”和“三统三正说”加以理论 化的论证,认为“*天命而王”,改正朔,易服色, 改朝换代是天经地义。此后,“五德终始说”和“三 统三正说”就成为中国人鼓吹改朝换代的思想根据。 还在汉昭帝时期,以治《春秋经》**的儒生眭弘就 以“大石自立”、“枯柳再生”的异常现象为依据, 建议昭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①。汉宣帝时,又 有盖宽饶上书,要求他效法古代五帝传贤的故事禅让 帝位。自然,这两位迂*的儒生都以“大逆不道”的 罪名死于非命。但是,由于西汉皇朝的统治越来越丧 失人心,改朝换代的思想依然不可遏止地广泛传播。 汉成帝时,甘忠可造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说是“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命于天,天地 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企图让汉朝皇帝搞一 次再*命的把戏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然而,甘忠可的 建议不仅未被采纳,他本人反被加上“假鬼神罔上惑 众”的罪名下狱致死。哀帝即位以后,甘忠可的弟子 夏贺良又于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六月上书鼓吹“再 *命”之说。他煞有介事地说:“汉历中衰,当** 命。成帝不应天命,故*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 ,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 皇子生,灾异息矣。”①大概是病急乱投医吧,哀帝 采纳了夏贺良的建议,将建平二年改为“太初元将元 年”,易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但两个月过去后 ,哀帝丝毫感觉不到政局与国势有什么新的起色,于 是下令一切恢复旧观,夏贺良也就遭到与他老师同样 的命运,下狱致死。汉朝再*命的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从此以后,中小地主阶级和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企 求通过汉皇朝的“再*命”而继续维持旧有统治的一 线希望也*后破灭了。正在整个社会各阶层陷入迷惘 状态之时,王莽以救世主的姿态登上了汉朝的政坛。 于是,人们很快便把改朝换代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 历史在前进中创造了王莽代汉的社会条件,造就 了代汉的民众心态,形成了代汉的理论基础,但通向 权力**的那些机遇却是由许多偶然的因素造成的, 其中*重要的是王莽的姑母——一个长寿的皇太后。 王氏家族是战国时齐国王族田氏的后裔。当王莽于元 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降生的时候,他的姑母王政 君已经做了四年的皇后。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 元帝死去。他与王政君生的儿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 帝。王政君成为皇太后,她的同母弟王凤做了大司马 大将*,领尚书事。由此,汉朝政权落人王氏外戚集 团之手。在成帝在位的二十多年中(公元前32年一公 元前7年),王氏外戚集团的势力急剧膨胀。在此期间 ,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相继任大司马大将 *,领尚书事,王氏家族一门十侯,五大司马,几十 人被封为列侯,姻亲爪牙遍布朝廷,成为西汉历** 历时*久、势力*大的外戚官僚集团。这就为以后王 莽的代汉立新造就了深厚的基础。对此,东汉的班彪 总结说:“汉兴,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几危国者 数矣。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 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五将十侯,卒成新都。”② 王莽是王政君同母弟王曼的儿子,成帝阳朔三年(公 元前22年),他二十四岁时任黄门郎并转升射声校尉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为新都侯,晋升骑都尉 、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代其叔 父王根做了大司马大将*,领尚书事。这一年,他三 十八岁,成为西汉皇朝*具权势的官员。哀帝在位时 期(公元前7年一公元前1年),他虽然被迫蛰居南阳封 地,然而,当短命的哀帝寿终正寝时,王政君又一次 使他官复原职,重掌政柄。而年仅九岁的汉平帝登基 后,王莽不仅成为汉皇朝实际的当权者,而且通过一 个又一个的符瑞,使自己*益向帝座逼近。平帝元始 元年(公元1年),他得到“太傅”的官衔和“安汉公 ”的封号。元始四年(公元4年),又晋升“宰衡,位 上公”。元始五年(公元5年),他鸩杀了年龄渐大、 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汉平帝,将年仅两岁的孺子婴立为 傀儡皇帝。居摄元年(公元6年),他又登上“摄皇帝 ”的宝座。紧接着,他再升格为“假皇帝”。居摄三 年(公元8年),他干脆决定即真做皇帝,建立自己的 新皇统。第二年,他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改元始建 国元年,宣布了“新”皇朝的开始。在中国封建社会 的历**,用和平篡政的办法**次完成了一次改朝 换代。尽管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史拒不承认新朝为 独立的一个朝代,但它的存在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 实。 王莽代汉立新之所以顺利地获得成功,*重要的 是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了改朝换代思潮的泛滥,而王 莽执掌朝廷大权后的所作所为,又使他几乎成为社会 各阶层瞩望的改朝换代的惟一人选。 由于西汉自文景到汉武帝,一直对食封的同姓诸 侯王和*功地主采取打击削弱的政策,这对巩固和加 强中央集权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豪族地 主和富商大贾势力的膨胀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汉元 帝以后,西汉皇朝开始走下坡路。经济上占优势的豪 族地主与富商大贾也*益在政治上形成左右一切的力 量。王氏外戚集团正是作为这个阶级的代表而执掌西 汉朝政的。他们每家都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官僚地主, 同时又同富商大贾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四川大商 人罗裒在京师和各郡国的经商活动就是得到王家支持 的。王氏外戚集团几十年辅政的结果,迅速地壮大了 自己的力量,使这个集团成为西汉末期的政治重心, 从而为王莽的代汉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