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拓展阅读美绘少年版)

杨家将(拓展阅读美绘少年版)
作者: (明)熊大木|改编:赵子彦
出版社: 旅游教育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5.00
折扣购买: 杨家将(拓展阅读美绘少年版)
ISBN: 9787563735358

作者简介

杨家将作者是熊大木,熊大木的祖先,从熊秘到熊禾。在唐宋两代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后世代或官或隐,尽管渐趋衰微,可以说仍属于官宦阶层。 传到熊大木这一代,早已沦为市民阶层了。但熊氏的先人所树立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博学能文的传统,无疑会成为熊大木著作中所继承的一大特色作为小说史上现存最早描写杨家将故事的一部长篇小说, 《北宋志传》的主要贡献在于,使民间流传已久、零散片断的杨家将故事得以基本定型,这也是明代中叶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战争频繁,朝政紊乱状况的一个折射,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继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斗争中起过激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后代的许多戏曲作家又从该书中寻找素材不断加以发展创造,以至在今天(21世纪)的舞台、银幕上还不断演出。《杨家将》和《薛家将》、《呼家将》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

内容简介

第一回 呼延赞锄奸报仇 呼延赞在山寨住下后,心心念念着立功,以报答 耿忠和耿亮收留自己的恩情。这天,呼延赞对耿忠兄 弟说:“河东地区一向钱多粮广,叔叔能否借我军士 三干,我好前往绛州打劫一番,保管此行所得能供山 寨两年的花销。” 耿忠担忧地说:“绛州是由张公瑾镇守的,此人 勇猛异常,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取胜!” 呼延赞说:“若小侄损失了一军一马,情愿偿命 !” 耿忠见呼延赞这样说,只得给了他三干人马。呼 延赞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地直奔绛州而来。几天之后, 就来到了绛州城下。呼延赞冲着城内高喊道:“你等 赶紧将城中府库钱粮悉数献出,我自会退兵;否则, 大军杀入城中,定让你们片甲不留!” 守城军士赶紧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张公瑾。张公 瑾心想,最近听说贺兰山出了一个叫呼延赞的山贼, 武艺十分了得,料想前来闹事的正是此人。于是吩咐 手下带领二百人埋伏在吊桥两边:“你们多带弓箭, 等我将呼延赞引到桥边,便乱箭射死他。” 部署完毕后,张公瑾披挂上马,率领了五百人出 城迎战。呼延赞跨着乌龙马,见到张公瑾出来后,对 他喊道,“我此番前来也不为别的,只是想向你绛州 的库中借黄金三干两。” 张公瑾大喝一声:“大胆贼人,还不快速速退去 ,我尚可留你一条活路;否则,待我将你生擒,定要 碎尸万段!” 呼延赞大怒,当即舞枪跃马,直取张公瑾。张公 瑾举枪来迎,二人恶战了三十余个回合,不分胜负。 张公瑾佯装不敌,拨马逃走,呼延赞没有多想,紧迫 其后,两人很快来到了吊桥处,张公瑾飞身先过,待 呼延赞率部随后赶到时,忽闻一阵鼓响,早已埋伏在 两旁的士兵一齐拉动弓弦,顿时箭如雨落。呼延赞大 惊,这才惊觉中了埋伏,立即回撤,然而三干军士已 被射死了一半。张公瑾大胜,也不去追赶呼延赞的残 部,下令收兵回城。 呼延赞因当初曾在耿忠面前夸下海口,此时打了 败仗,没脸再回山寨,只好独自一人骑着马沿小路逃 走。将近一更时分,道路两旁突然蹿出了一支人马, 将呼延赞团团围住。此时呼延赞又困又乏,哪里抵抗 得了对方的车轮战,最终被擒,被人一路捆绑着压到 山寨。 寨主马坤打量了一眼呼延赞,问道:“你是何人 ?” 呼延赞说:“小人是谏议大夫之子,复姓呼延, 名赞。因走错了路,被大王部下所捉,还望高抬贵手 。” 马坤喝道:“我听到消息说,你最近率兵攻打绛 州,意图打劫府库,你居然还想骗我!”随即令人将 呼延赞装入囚车,连夜清点二百余人,押送呼延赞去 绛州请赏。 一行人得令,押着囚车下了山。走了大半夜,队 伍都有些困乏了,领头的人说道:“这里快到第八寨 的地盘了,我们大王与八寨主李建忠素有嫌隙 我们如果这么贸然地押着囚车过去,只恐八寨那 边会派人夺了囚车去,倒不如先去前面拦路虎的寨子 里借宿一晚,明早天亮再走吧。” 众人都表示同意。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拦路虎的 山寨前叫门。守门人见是马坤寨主手下的一伙人,还 押着一辆囚车,便打开了寨门,叮嘱道:“夜已深了 ,你们要借宿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惊动了我们大王。 ” 众人一边答应着,一边推着囚车往后院去了。 谁知,事有凑巧。八寨主李建忠因为到西勾栏内 看戏,被官府捉拿住,在牢里关了四年,不久前终于 逮到一个机会逃了出来,今晚正巧也在这个山寨里借 宿。他大半夜里听到屋外有人说话,于是出门察看, 问道:“什么事情如此喧哗?”p8-9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读者更好地了解杨家将的故事,我们以《杨家将演义》为蓝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这部书进行了整理编写。书中对于中国古代的一些特定词汇、称谓、地名和物品均加以注解,并在每个章节的*后设置了“知识链接”和内容“评析”部分,以便让青少年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故事设置的技巧等,扩大知识面。杨家将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书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尤其值得青少年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