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摄影之旅(九大摄影旅游专题)

贵州摄影之旅(九大摄影旅游专题)
作者: 藏羚羊旅行手册编辑部
出版社: 中国铁道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贵州摄影之旅(九大摄影旅游专题)
ISBN: 97871131440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水族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 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 县。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水族 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 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 汉文。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 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 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 不开以酒待客。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 露。 端节,又叫瓜节。端,是开始的意思,也是岁首。端节是贵州水族最 重大的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端节大约在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亥日 开始,由于不同的寨子选择的亥日不一样,过端也有先有后。端节前一天 会赶场,主要是要约朋友到自己家过节,这也是青年男女择偶的最佳时间 。活动有祭祖,祭保寨树,少不了的是敲打铜鼓和赛马,还有就是四方八 寨赶来庆祝的歌舞表演,场面非常热闹。 水族的剪纸非常出名,妇女们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剪纸,过端的时 候还会比赛。剪纸内容多与花草有关。 水族人民还擅长於刺绣,其中的“马尾绣”独具特色。先将白色马尾 缠绕上白丝线,中间用彩色线填充绣制,最后会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 生动、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用这种方法绣成的“马尾绣背儿带”、“绣 花鞋”、“绣花帽”都驰名中外。 禁忌 进入苗寨,遇到门上悬挂草帽、树枝,代表有产妇生育、婚丧的情况 ,不要贸然进屋,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 农事方面也有一些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农家肥归来时忌 见外人,遇到时忌打招呼。 在苗家用餐,如果餐桌上有鸡,要注意鸡肝、鸡杂是孝敬老年女子的 ,鸡腿是留给小孩子的,客人不可以吃鸡头。 饭后不要主动洗刷碗筷,如果要帮忙可看主人的意愿行事,因为有些 地区的苗民认为,平常的时候洗盛饭工具会洗去家财和粮食。 苗人爱狗,不杀狗,也不吃狗肉,这与贵州很多地方吃狗肉的习俗相 去甚远,在苗寨里打狗也是忌讳之一。 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 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鱼肉,因为相传布依族最早的母亲是龙王的 女儿——一条神鱼。 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 和水族人交往不能说“泥巴脑壳”四个字,因为这四个字水语的意思 是“草包、脓包”,是侮辱性词汇。 在水族人家中不可以翘二郎腿。水族地区禁止触摸、攀爬或砍伐他们 所崇拜的巨石、大树。水族妇女生了小孩以后,在门上打草标,3天之内谢 绝外人进入。 在到木排上,瑶族人忌说“伞”字,要说“雨伞”时,就说“雨遮” ,因“伞”与“散”谐音,不吉利。 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瑶族祭神,忌用狗、蛇、猫、蛙肉。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同一民族又有很多分支,所以去贵州旅游之前一 定要提前了解—下各个民族的禁忌,不要出现什么差错,以防不必要的麻 烦。不过旅行者也不必太过谨慎,处处留心就行。 饮食 贵州菜以烹制山珍野味及鸡、鸭、猪、牛、蔬菜、豆腐出名,黔味火 锅制作方法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火锅烧开后,香味扑鼻,令人垂 涎。典型的有花江狗火锅、凯里酸汤鱼火锅、贵阳青椒童子鸡火锅、鼎罐 鸡火锅等。 贵州特有风味为辣香味浓,尤其是成和辣,许多特色菜肴都与辣椒有 着密切关系。 黔味莱肴还特别突出酸味,当地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趔趄) ”的民谣,在贵州,几乎每家都腌制酸菜、制作酸汤。 除了突出酸味以外,黔味菜肴还讲究蘸水,蘸水调料主要是辣椒、蒜 泥、姜末等,辣椒的制作方法不同,蘸水调料的口感也不尽相同,这里面 很有讲究。 贵州最为著名的风味菜点有:蝴蝶竹荪、竹筒烤鱼、八宝娃娃鱼、天 麻鸳鸯鸽、金钩挂玉牌、酸菜小豆汤、肠旺面、一品大包、刷把头、卢糕 粑、爱情豆腐果、苦养粑、破酥大包、毕节臭豆腐干。 贵阳肠旺面 肠旺面是贵阳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由猪大肠、鸡蛋面条、 绿豆芽和油炸猪肉丁调配而成,汤色鲜红、血旺嫩滑,鸡汤油亮而不腻、 辣而不猛、回味悠长。在贵阳市内各粉面店都有,较有名气的是龙井路程 家“程肠旺”。不过先友情提醒—下,他家肠子味道重,对内脏有不适反 应者慎用。 贵阳豆腐果 贵阳的豆腐果是小吃中久负盛名的一种。豆腐先经碱水洗泡发酵,然 后切成长方形,用无味的柏木锯末作燃料,烤至两面发黄,食用时用薄竹 片将豆腐当腰剖开,添进由胡辣椒、生姜米、点葱、蒜泥、酱油、醋、味 精等调制而成的佐料,趁热吃下,成辣爽滑、满口喷香。现在经营豆腐果 的摊子遍布贵阳大街小巷,随处可尝到。 铜仁社饭 据《铜仁府志》记载,社饭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传于铜仁市。当地 风俗,长辈逝世后头3年在清明前要到坟上去祭祀,称之为“挂社”。铜仁 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亲朋好友到坟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饭。后来由于 社饭好吃,就不管有无“挂社”都做社饭吃。社饭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糯 米、大米、野葱和腊肉。 特产 最具代表性的是享誉海内外、具有贵州名片功能的特产:玉屏箫笛、 独山盐酸、威宁火腿、安顺蜡染、镇宁波波糖、大方漆器、贵州芦笙,以 及都匀毛尖茶。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