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6.40
折扣购买: 地图上的中国:非遗故事
ISBN: 9787508545820
作者晨夕,本名施爱波,新媒体自由撰稿人。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苏州昆山地区,至今已经有600 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昆山腔”,现被称为“昆曲”“昆剧”。 起初,昆曲影响不大,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南地方戏,属于“南戏”系统。 南戏因为保留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自由性比较大,比较随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不太“高大上”的层次。 昆曲真正走上正轨, 是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当时,有一位名叫魏良辅的民间音乐家,对昆山腔平直简素、缺少起伏的旋律很不满,于是对昆山腔进行了全面改良。之后,昆山人梁辰鱼在魏良辅的基础上,对昆山腔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他编写了第一部昆山腔传奇《浣纱记》。《浣纱记》一经问世,就在江南一带走红,从而带动了昆曲的发展。当时人们在喜庆的节日和社交活动中,都喜欢用昆曲助兴,文人雅士们也对昆曲十分痴迷。 作为“地图上的中国”丛书的一种,本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介绍了中国政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可以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的认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