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8.80
折扣购买: 吕氏春秋(精)/诸子现代版丛书
ISBN: 9787100105538
【今译】 通达之士,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 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他迷惑了。因此,晏子与崔杼盟 誓而不改变自己坚守的道义;延陵季子,吴国人想立 他为王他却不肯做;孙叔敖几度出任令尹而不欣喜, 几度被免去令尹也不忧伤。这些人都是通达事理的人 。通达事理,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他们迷惑了。 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得到了一把宝剑。 归来时渡江,到了江心,有两条蛟龙从两侧缠绕住他 乘坐的船。次非问船夫说:“您可曾见过两条蛟龙缠 住船,而蛟龙和船上的人却能两全的吗?”船夫说: “从未见过。”次非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撩起衣襟 ,拔出宝剑,说:“我快成为江中的*肉朽骨了!如 果舍弃宝剑能够保全自己,我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于是他跳入江中去刺杀蛟龙,杀掉蛟龙后又重新回 到船上,船上的人都得以活了下来。楚王听到这件事 后,封给他执圭的爵位。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好 啊!没有因为将成为*肉朽骨而舍弃宝剑的人,大概 只有次非吧!” 禹到南方视察,正在渡江的时候,突然有条黄龙 把他乘坐的船驮了起来。船上的人都大惊失色。禹仰 天长叹说:“我*命于天,竭尽全力来养育人民。生 是天性所至,死也是命中注定,我何必为龙而忧惧呢 ?”于是黄龙低下头垂着尾巴游走了。这样看来,禹 是通晓生死之义、利害之道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是 由阴阳化,育而成的。阴阳是由天造就而形成的。天 本来就有衰微、亏缺、毁弃、隐伏,有兴盛、充盈、 聚积、生息;人也有困顿、贫穷、拮据、匮乏,有充 足、富有、显达、成功。这些都是天之本相、物之原 理,是不得不如此的规律。古代的圣人不因感怀私心 而伤害神明,只是泰然处之罢了。 晏子与崔杼盟誓。崔杼的誓辞说:“不亲附崔氏 而亲附公室的,将遭*祸殃!”晏子低头喝了血,仰 头呼告上天说:“不亲附公室而亲附崔氏的,将遭* 祸殃!”崔杼很不高兴,用矛抵着他的胸口,用戟勾 住他的脖子,对晏子说:“您改变您说过的话,我就 与您共同享有齐国;您不改变您说的话,我现在就杀 死您!”晏子说:“崔子,难道您没有读过《诗》吗 ?《诗》中说:‘莫莫葛蒿,延于条枚。凯弟君子, 永福不回。’(密密麻麻的葛蒿,爬到了树干枝头。 和悦平易的君子,不以邪道求福。)我怎么能以邪道 求福呢?请您把矛向前推进吧!”崔杼说:“这是个 贤德之人,不能杀他。”于是就撤去**离开了。晏 子拽住登车的绳索上了车,他的车夫想赶快驱马离去 ,晏子轻抚车夫的手说:“安稳点!不要失了节律! 快了不一定能活,慢了不一定会死。鹿生活在山上, 可是命却掌握在厨师手里。现在我的命也掌握在别人 手里。”晏子可以说是通晓天命了。所谓命就是不知 为什么会这样却就是这样。人以智慧机巧来行事,是 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的。因此命这东西,靠近它未必 就能得到,远离它未必就会失去。**的杰出人士知 道命就是这样,因此以道义为原则来决断而安然处之 。 白圭问邹公子夏侯启说:“践绳之士的节*,四 上士民的志向,三晋士民的行事,这些都是天下的英 豪所为。因为我居住在晋国,经常听说晋国的事。现 在我住在邹,未曾听说过践绳之士的节*和四上士民 的志向。希望能听您说说。”夏侯启说:“我是个鄙 陋之人,哪里值得您问呢?”白圭说:“希望公子您 不要推辞了!”夏侯启说:“认为可以做,所以就去 做,做了,天下谁也不能禁止他;认为不可以做,所 以就不去做,不去做,天下谁也不能驱使他。”白圭 说:“利益不能驱使他吗?威势不能禁止他吗?”夏 侯启说:“连生存都不足以驱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 足以驱使他呢?连死亡都不足以禁止他,那么祸害又 怎么足以禁止他呢?”白圭无言以对。夏侯启告辞走 了。 大凡役使贤者和不贤者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役使 不贤者用赏罚,役使贤者用道义。因此贤明的君主役 使臣下一定要用道义,一定要慎重施行赏罚,然后贤 者和不贤者就都为他所用了。 P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