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中国当代文学新批评丛书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中国当代文学新批评丛书
作者: 丁帆|责编:刘宇|总主编:贺仲明//李遇春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16
折扣购买: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中国当代文学新批评丛书
ISBN: 97872181503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青年作家的未来在哪里 “我们承受青年犹如承受一场重病。这恰 恰造成了我们所抛入的时代—一次巨大的堕落和 破碎的时代;这个时代通过一切弱者,也通过一 切最强者来抗拒青年的精神。不确定性为这个时 代所独有;没有什么立足于坚固的基础,也没有 什么立足于自身坚定的信仰。人们为明天活着, 因为后天已经是非常可疑的。”尼采的这段话应 该成为我们认知21世纪中国青年作家预言性的座 右铭。 最近,我在给何同彬的新著写序言时,看 到他对青年作家的许多精彩分析,很是感动,他 把我积郁了好几年欲说还休的话几乎都说出来了 。针对这十几年来的青年作家创作现象,除了“ 吹捧”和“鼓励”之外,我们的批评家对其学术 和学理的深入批评有多少呢?面对批评的失位与 失职,一个青年批评家的指谬则是难能可贵的。 在一切文学审美活动中,除了技术与形式 层面的外壳,最重要的就是作家在内容中所表现 出的价值观念的高下优劣了。所以,围绕着“青 年”“公共性”和“历史”三个关键词,何同彬 能够“以粗犷的线条和锐利的笔锋勾勒出一个青 年批评者‘无知无畏’的精神图景和野蛮生长的 批评个性”,充分展示了一个批评家的勇气。 的确,对于当下一批“80后”“90后”新 锐作家作品的评判,给老一代批评家带来了无边 的陌生与困惑,如何在一个公共性的平台上评价 他们的作品,何同彬的批评观念无疑是中肯的、 尖锐的,同时也是有效的。 针对“青年”这一代际问题,他的看法是 锋芒毕露的:“秩序在收割一切,收割一切可能 对秩序造成威胁的各种力量,青年、新人就是这 样一种具备某种潜在威胁的虚构性力量,一种正 在被秩序改造并重新命名的新的速朽。收割的前 提是培育,是拔苗助长,是喷洒农药、清除‘毒 草’,是告诉你:快到‘碗’里来。”毋庸置疑 ,这个无形的“碗”是巨大的,既有体制的召唤 ,也有商业的诱惑,青年作家面临的被规训、被 同质化、被秩序化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大问题,而 这个大问题却是评论的盲区,如果我们看不到这 一点,仅仅将它作为一个受着商品化制约的代沟 问题来看,而看不到青年作家将失去的是文学的 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我们在扫描一切青年作 家作品时就少了一层深刻的批判性。“秩序”— —无论是体制的,还是商业的——这台“联合收 割机”将会收割一茬一茬青年作家,而这些青年 作家的作品会成为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案板上的 快餐食品。而且,这些“转基因”的文学食品对 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而言,都是慢性“毒品”,虽 然,它们会不断更换商标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