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幼学琼林(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 檀作文,万希译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幼学琼林(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ISBN: 9787101161779

作者简介

【原作者】 《幼学琼林》版本复杂,考镜源流,其最有代表性的约为三系:(1)丘濬、卢元昌《成语考》本(简称“丘卢本”或“丘本”);(2)钱元龙《幼学须知句解》本(简称“钱本”);(3)程登吉、邹圣脉《幼学故事琼林》本 (简称“程邹本”或“邹本”)。三者之中,以程邹本最为通行。 丘濬(1421 ?—1495),字仲深,号琼台,明琼州琼山(今海南海口琼山区)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历仕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卒赠太傅,谥文庄。丘濬位居宰辅,所著《大学衍义补》乃明代理学代表作。 卢元昌,字文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卒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是明清之际江苏华亭人,为明末著名诗社几社成员,《清诗别裁集》录其诗8篇。 钱元龙生平难以详考。大约为乾隆年间人。 程登吉,字允升,崇祯时人。嗜读古奇书。教授乡里。通韵学,工字体。编撰《幼学琼林》。 康熙间巡抚宋荦刻其所撰《幼学须知集》,流布逾万数。 【译注者介绍】 檀作文,安徽东至人,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孙静教授,研读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1997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任副教授。 万希,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曾任职于北京国学院,离职后创办雒诵堂国学私塾,任堂主暨吟诵总教习,兼任厚朴中医学堂吟诵教师。以皖南私塾调为基础,创制雒诵堂吟诵调,长期教授《四书》《诗经》、古文及诗词吟诵。出版有《李煜》《中国历史感应故事(注译)》(合著)。

内容简介

……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⑤…… 【注释】 …… ⑤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语本《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司马承祯》引《续仙传》:“又蜀女真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船为风飘,到一山,见道人指言:‘天台山司马承祯,名在丹台,身居赤城,此真良师也。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舟楫可行,非飞仙无以到。’自然乃回,求承祯受度,后白日上升而去。”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下亦载。又,旧题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蓬莱,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由于不通舟楫,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 【译文】 ……“蓬莱”和“弱水”,只有仙人才可以飞渡;……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①;…… 【注释】 ①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在。《庄子·逍遥游》谓大椿长寿,后世因以“椿”称父。《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唐·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谖草,萱草。 后世因以萱称母。“椿”“萱”连用,代称父母。唐·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译文】 父母双双健在,喻为“椿萱并茂”; ……朋友相资,曰丽泽④。…… 【注释】 …… ④朋友相资,曰丽泽:语本《周易·兑卦》:“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三国魏·王弼注:“丽,犹连也。”朱子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丽泽,原指两个沼泽相连,滋润万物,后来比喻朋友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丽,相连。 【译文】 朋友彼此帮助、互惠互利,称为“丽泽之友”。 一、我国传统蒙学读物,著名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增广贤文》《格言联璧》《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百家姓》《千字文》以认字识字为主,《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培养作诗填词的声韵与格律,和这几种启蒙读物相比较,《三字经》《增广贤文》《格言联璧》《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内容丰富,包罗各种,为综合性的蒙学读物。但它们又各自有各自的鲜明特色。《三字经》,三字一组,强调德育,以所涉事件和人物进行品德层面的培养;《增广贤文》《格言联璧》皆为处世的警言妙囊;《龙文鞭影》四字一句,两两押韵,从二十四史、《庄子》《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等典籍里收集故事,偏重于历史上众多著名人物的逸闻趣事的辑录;《幼学琼林》采用对偶句,两句一联。以类书的方式编排,33种分类,天文、地理、岁时……所收内容多元。与《龙文鞭影》重历史掌故不同,《幼学琼林》则偏重于词汇的积累,比如我们熟悉的沧海桑田、江湖散人、鱼头参政、得陇望蜀、固若金汤……“律令”是小鬼名,“宁馨”是“这样”的意思,“阿堵物”是指钱……讲究释词、词语使用的语境以及词源等,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二、《幼学琼林》是一本蒙学书。在编纂之初,其宗旨便为开蒙学童之用。“幼学”一词,框定了接受对象为初入阶的学童。“琼林”,表明书中所收皆是精华。《幼学琼林》,又名《幼学故事琼林》《成语考》,意为此书所收为历史典故、习用古语等。《幼学琼林》启蒙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蒙童记住这些历史典故和习用语,故而《幼学琼林》具有积累词汇和写作素材的意义。全书采用对偶的方式,或交代词语使用的语境,或指明词语含义与用法,或交代词语所涉掌故,摆脱了枯燥的记忆方式;并且同类归纳,可以荟萃一类话题,比如“兄弟”篇,有兄弟情深,也有兄弟阋墙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对所收词汇牢记心中。词藻丰富,告别写作时词不达意的苦恼,正如程邹本卷首序文中所说,编撰的宗旨之一,就是使“典籍先悉于胸中”,摆脱写作时候词穷的尴尬,能够“挥毫不窘于腕下”。 三、《幼学琼林》,是一本传统文化的入门书。程本《幼学琼林》共收入了971联,从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人伦、师生朋友、饮食、器用、宫室、人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分门别类,进行归纳,以类书的形式,丰富、卡片式地提供给我们应知的国学知识,容纳百科,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书。读了此书可以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透人事,游走天下不惧。 四、三全本《幼学琼林》也是一本把该书读厚的书。清代注《幼学琼林》都很注重书中典故的原始出处。三全本在注释的时候,也遵从了这一传统。凡是成词出现的语典,皆列其文献出处。译注者不遗余力标注文献出处,且尽量注其经典出处,成为三全本《幼学琼林》的一个特色。追本溯源,一方面能够明白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词语,另一方面也以注释的方式,提供了延伸的阅读材料,能够获得文本之外的收获,比如,通过注释,我们会明白“弱水”是什么水,为什么将优异的人称为“尤物”,朋友相互资助,为什么称为“丽泽”,祝贺父母寿禄为“椿萱并寿”……同时省去了读者翻查文献之烦。三全本的《幼学琼林》以注释的方式,形成了以文本为答案,注释是解题的架构,也成为了此注译本的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