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的内在超越:唐·德里罗小说中的世俗灵性研究

日常中的内在超越:唐·德里罗小说中的世俗灵性研究
作者: 唐苇|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日常中的内在超越:唐·德里罗小说中的世俗灵性研究
ISBN: 9787522525136

作者简介

唐苇,江西奉新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执教于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文化、美国当代小说的研究。近年来,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中外各类期刊发表论文7篇。

内容简介

人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人类拥有作为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的双重身份,人的自我意识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在前现代时期,由于人只是作为超越性的上帝或神的附属创造物而存在的,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上帝或神的意识间接体现出来的。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Ludwig A. Feuerbach)所说:“宗教是人之最初的、并且间接的自我意识。”到了现代时期,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地位的不断上升,人不再是无条件服从上帝或神的被动者,而是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行动主体,这一结果便是世界的祛魅化和世俗化。现代人不再转向上帝或神灵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而是依靠个体选择的世俗价值观立身处世。进入后现代景观社会,大众媒介通过超真实影像摧毁了主体自我的真实性,后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缺乏真实原型的拟像社会,当代人受到消费主义逻辑的控制,陷入自我意识混沌与道德虚无的困境。 作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复刻者与预言家,德里罗通过其小说创作深刻揭示了自我在消费文化和媒介拟像中沦陷的过程。正是基于此,德里罗总是被评论家和读者贴上后现代作家的标签。但他的作品也体现出区别于后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与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主体自我的消解不同,德里罗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其小说人物成功实现了自我救赎,却通过他们在世俗日常中对灵性觉醒与内在超越的体察与顿悟,暗示后现代个体摆脱自我混沌与虚幻拟像的一条可能出路。本章主要讨论德里罗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在自我意识混沌、语言秩序混乱和技术至上的后现代社会向世俗灵性趋近的。 展现当代美国公民陷入精神虚无后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