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精)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精)
作者: (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译者:郭晓晶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精)
ISBN: 9787544756815

作者简介

  马洛伊山多尔(1900—1989)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他亦是二十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质朴的文字蕴藏着千军万马。他写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辩证,阶级和文化的攻守,冷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德国文学批评界说他与茨威格齐名,另有批评家将他与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并列。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内容简介

真爱 第一部分 嘿,你看看那个男人!等一下,现在先别往那儿 瞧,你转过来对着我,咱们接着聊。我可不想让他看 到我,也不希望他和我打招呼。现在你可以瞅瞅他。 是那个矮墩墩的、穿貂皮领大衣的男人吗?不是,怎 么会是他呢?我说的是那个瘦高个儿、面色苍白、穿 黑色大衣的男人,他正在跟那位苗条的甜品店金发女 服务员说着什么,让她把橘皮蜜饯打包。哎,真怪, 他从来没给我买过这个。 你怎么了,亲爱的?没事,等一下,我擤擤鼻子 。 他走了吗?他要是走了,你就告我一声。 他在付账吗?……你告诉我,他拿的是什么样的 钱包?你好好盯着,我可不想朝那边看。不会是一个 棕色的鳄鱼皮钱包吧?……对吗?你看,这可真让我 感到高兴。 我为什么高兴?不为什么,就是高兴。当然啦, 那个钱包是我送给他的,在他四十岁生日的时候。已 经十年了。我还爱他吗?……还真让人难以回答,亲 爱的,是的,我相信我还爱着他。他已经走了吗?… … 他要是走了,那就太好了。等一下,我在鼻子上 补点粉。能看出来我哭过吗?真是愚蠢!但你知道, 人呐,就是这么愚蠢。当我看他的时候,心还是怦怦 乱跳。我能不能告诉你那个人是谁?当然可以,亲爱 的,这不是什么秘密。这个人是我的前夫。 你说,我们来一份开心果味的冰激凌怎么样?我 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说冬天不能吃冰激凌。我最喜欢 的就是在冬天来这家甜品店吃冰激凌。我有时候认为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简简单单,做一件事情并 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美好或意义多么重大,仅仅因为有 做它的可能。 我本来就喜欢冬天到这家店里来小憩,通常在晚 上五点到七点之间。尤其在分手后的这几年,当我变 得形单影孤之后,我对这家摆满上世纪家具的红色沙 龙更是喜爱有加,还有这里上了年纪的女店员。在这 里透过玻璃窗观看广场上的大都市景象和进店出店的 穿梭人流,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所有的这一切都蕴 藏着一丝暖意和某种不易察觉的世纪末气息。你有没 有注意到,这里煮的茶是最好的?……我知道摩登女 性不再去甜品店了。她们都去咖啡馆,匆匆忙忙,没 有时间舒舒服服地坐下来休息,午餐喝四十菲列的黑 咖啡,再配上一道沙拉,真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我 仍属于另一个世界,仍需要精致典雅、摆满了老家具 和玻璃橱柜,挂着红色丝绒壁毯,常客是那些上了年 纪的伯爵夫人、公爵夫人的甜点店。我并不是每天都 来这里,你肯定能够想象得出,我在冬天有时来这里 坐一坐,心情该是多么舒畅。有一段时间我常跟我丈 夫在这里见面,六点钟后,他下班之后,那是我们的 品茶时间。 我敢肯定,现在他也刚从单位下班过来。七点过 五分,这是他的时间表。我直到今天都对他的所有动 向和行踪了如指掌,仿佛我过的是他的生活。六点零 五分,他招呼衣帽间的服务生为他刷刷大衣和礼帽, 并且帮他戴上。从机关出门后,他先把车打发走,随 后步行回家,因为他想透透气,让脑子清醒清醒。他 很少步行,所以才这样苍白。也许还有别的原因,那 我就不清楚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根本不知道,因为 我再没有见过他,也不跟他说话,我已经有三年没跟 他说过话了。我不喜欢那种矫揉造作的离婚方式,离 婚之后夫妻俩挽着手臂离开法院,接下来一起去城市 公园的著名餐厅共进午餐,他们对彼此是那么样的喜 欢和在乎,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吃完饭后分道扬镳 ,各奔前程。我是另一种品性、另一种脾气的女人。 我不相信,一对夫妻在离婚后还能成为好朋友。婚姻 就是婚姻,离婚就是离婚。这是我的观点。 你怎么认为?当然,你从来没有结过婚。 你看,我不相信人类发明出来、并且惯性地重复 了千百年的事情是一种虚无的形式。我相信婚姻是神 圣的,离婚是对神圣的亵渎。我一向受到的是这种教 育。不仅是教育、信仰使我相信这点。我之所以相信 这些,还因为我是女人,我认为离婚也不完全是流于 空洞的形式,就像登记注册以及在教堂举行婚礼的仪 式一样,婚姻使双方的灵魂和肉体紧密相连,而离婚 则完全彻底地将彼此的命运分开和割裂。我们离婚的 时候,我一刻都不会自欺欺人地相信我跟我的丈夫仍 然是“朋友”。当然,他仍然表现得礼貌体贴,并且 非常慷慨大方,仿佛理所应当或习以为常。但是我既 不礼貌,也不慷慨,我连钢琴都搬走了,是的,就是 这样。我的报复心非常强烈,甚至想把整座房子都搬 走,连窗帘也不留下,所有的一切都通通带走。从离 婚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他的敌人。现在是,永远是, 直到我咽气为止。千万不要友好地请我去城市公园的 饭店去吃饭,我可不是那类造作的女人,她们离婚之 后还去前夫家里,如果用人偷了他的内衣,还要帮他 收拾整齐。即使他的所有东西都被偷了,我一点都不 会觉得可惜,即使哪天我听说他病了,我也不会去他 那里探望。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离婚了。你懂 吗?这本身就无法让人心平气和。 等一下,我还是收回刚才说他生病的那句话吧, 我不希望他生病。如果他真病了,我还是会去他那里 看他的,去病房探望他。你笑什么?你在取笑我吗? 因为我希望他病了就可以去探望他?是的,我当然这 样希望,直到死我会一直怀着这个希望。但他还是不 要真的生病为好,你看,他的脸是多么苍白啊……他 这几年一直都这样苍白。 我想告诉你整个故事。你有时间吗?我,很遗憾 ,我拥有太多空闲时间了。 哦,冰激凌来了。你知道吗,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关工作,而你马上去了美国。 我记得那时我们还鸿雁传书,联系了三四年,对吧? 我们之间是那种病态、愚蠢的青春期爱恋,但现在我 对这种爱可没什么好印象。感觉似乎一个人没有爱就 无法生存,所以那时候我就爱上了你。你们家非常富 有,而我们家只是普通中产阶层,拥有三个房间和一 个厨房,从走廊进来直接就是家门。我很仰慕你……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崇拜是情感联系的一部分。虽 然我也有一位女佣,但是她用的是我用过了的洗澡水 。这些细节非常重要。贫穷和富有之间有很多可怕的 精细的亚层。在贫困里面,再往下数,你认为还有几 种可以细分的层次?……你是富人,你不会理解每个 月收入四百到六百之间的巨大差距。每个月收入两千 和一千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现在我对此已经很 清楚了。我们家是每月收入八百的阶层,而我丈夫每 个月的收入是六千五百,我必须要适应这种差距。 他们家所有的一切都跟我们家的截然不同。我们 租的是公寓房,他们租的别墅。我们有一个阳台,种 着天竺葵,他们有一个小花园,种着两坛鲜花和一株 老核桃树。我们用的是一个简陋的冷藏柜,夏天必须 自己买冰块放进去用来降温,而我婆婆家里有一台小 电冰箱,可以制出漂亮、整齐的四方冰块。我们家里 有一个负责打点所有事务的用人,而他们家却有一对 仆人夫妇,分别担任用人和厨师。我们有三个房间, 他们有四个,加上客厅实际上有五个。他们的客厅门 上挂着雪纺纱窗帘,宽敞明亮;我们家只有一个前厅 ,冷藏柜也摆在那里——就是普通佩斯家庭那种光线 昏暗的前厅,角落里摆放着鞋刷子盒,还有一个已经 过时了的挂衣架。我们有一台三管收音机,是我父亲 分期付款买来的,只能“接收”它感兴趣的电台;他 们家的收音机有柜子那么大,就像一件家具,同时具 有收音机和留声机的功能,靠电流运转,可以更换唱 片,在房间里甚至能欣赏日本歌曲。我从小到大接受 的教育,始终是要生存要活下来,而他们接受的教育 ,首先是生存,然后是如何优雅地、有教养地、循规 蹈矩地、始终如一地生活,而后者更为重要。可惜的 是,对于这些巨大的差别,我那个时候并不懂得。 有一次,吃早餐时,那时我们刚刚结婚不久,他 对我说:“我对餐厅里那些紫红色的椅套感觉有些厌 倦,它们过于鲜亮刺眼,仿佛有人在那里一直尖叫。 亲爱的,你去城里转转吧,找些别的椅套在秋天用。 ” 他要把十二个“让人有些厌倦”的椅套全部换掉 。我困惑地看着他,以为他在开玩笑,但是他不像是 在开玩笑,他神情专注地读着报纸,目光严肃,可以 看出,他说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的确——我不 否认——那个惹他心烦、让他焦虑的刺眼颜色是有一 点俗气。那是我母亲选的,椅套还是全新的。他离开 后,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不是傻瓜,我清楚地知道 ,他想通过这个对我表达什么……他想说的话,不能 用直接、准确和唐突的言语来表达,即我们之间存在 着某种品位上的差距,我来自另一个世界,即使我懂 得并学会了一切,即使我跟他一样也属于中产阶级, 但由于一个层次,由于一个他所喜欢的、几乎令人难 以察觉的色调差别而使我跟他变得判若云泥。与贵族 相比,市民阶层对这些细微感受的差异尤其敏感。市 民要穷其一生地不断证实自己,而他从一降生就获得 了确凿的身份。市民永远要迫不得已地去争取去储蓄 去积累;而他,事实上既不属于要靠奋斗生存的第一 代,也不属于靠储蓄和积累苦熬的第二代。这些他曾 经跟我说过一次。当时他在阅读一本德文书,并且宣 称他找到了生命的伟大真谛。我不喜欢这类“伟大真 谛”,我相信,在人类生活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始终存在着无数微不足道的琐碎问题,而且只有它们 作为整体才真正重要——因此我挖苦地问道:“那么 ,你真的相信你了解了自己?……” “当然了解。”他回答说。在眼镜片后,他的目 光充满了孩子般的真诚,如此炙热,以致让我几乎为 自己的提问感到追悔。“我是一位艺术家,只是没有 找到适合我表现的艺术形式而已,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在普通市民身上。通常一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家庭就 会面临危机。” 从那之后,他再没有谈论过这个话题。(P3-10 ) <p>马洛伊·山多尔是匈牙利*后的布尔乔亚,与茨威格、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齐名。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p><p>他是凡间极少见到的高尚,独立,聪慧,坚韧,柔情,勤奋,而且品质上几乎没有瑕疵的人。作家黄碧云评价:“马洛伊是我*喜欢的小说作者。我比较喜欢读寂寞的人写的小说。因为寂寞的人不为任何人而写。甚至不写。”</p><p>《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是马洛伊特别偏爱,用四十一年写就的作品,写给真正的精神贵族。爱情不堪直视,孤独才是**真相。马洛伊以细腻的文字,节制的表达,磅礴的情感,书写爱的危险、狡黠、颓丧和悲凉。</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