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30
折扣购买: 婚殇
ISBN: 9787521219494
叶辛 1949年10月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华都》《客过亭》等。由其本人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在国内引起轰动。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第一章 一般说来,沈立平不会为窗外的一点声音受到干扰,遛狗女子的说话声,对面楼里二次装修的敲打声,站在楼下草坪旁叽叽喳喳的议论声,都不会打断她的思路。 可是这会儿,楼底下惊惊乍乍的声浪,却一下子引起了她的关注,她不由得捧着打开的书本,侧耳倾听起来。 “这是真的吗?秦勇死了!” “真的,他那么有名,谁敢造他的谣?殡仪馆的车子,刚把他的尸体拉出绿茵花苑。” “可惜了,他还年轻啊!听说才四十一岁。” “他六楼上那套复式的大房子,又宽敞又豪华,不晓得会怎么处理?” “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总归会有直系的亲属来继承的。” “这人也怪,除了名气大,很少看见他有家里人。” “标标准准的当代钻石王老五,没听说他是有名的光棍汉嘛!很多小姑娘心中的偶像啊!” “说他信奉独身主义!” “骗人的吧!进出车库的他那辆豪车里,经常有漂亮女孩随他进出的。” “那是他玩玩的呀!反正听说他未婚,是真的。” “对了,李家姆妈,你是居委会调解委员,你了解情况,你给我们讲详细一点。是不是派出所来验过尸?” “来的。派出所对他的猝死很重视,请来了专业人员,验过尸,认定他是隐形心脏病突发猝死,请他的直系亲属签了字,才叫殡仪馆车子来的。前后拖了三天。” 沈立平没有站到窗前去朝下面楼前的空道上张望,但仅凭声音,她也听出来了,这必然是调解委员李家姆妈了,她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话,一定都是实际的情况。 “真是可惜,赚那么多的钞票,有什么用。” “当代社会,猝死也是时有发生的事,不稀奇!” “让人不明白的是,房子、车子、票子,秦勇都有,他为啥不找个女人结婚成亲?” “这你就不懂了!这是新潮。” “我们绿茵花苑里的住户,大龄姑娘,社会上称之‘剩女’的,还少吗?” …… 人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 四楼上的沈立平,本来只是好奇地倾听着绿茵花苑小区里一条不大不小的社会新闻,想不动声色地留神一下小区女子们的反应。不知为啥,听到这儿,她的脸色潮红起来,而颊上微微地发热、发烫,心房也随之跳荡得剧烈起来,不敢再听下去。 沈立平年方二十九,她承认自己年龄不小了,也可以归入大龄姑娘的行列。但她又不急,在她生活的大环境里,这样的女子还少吗?可以说比比皆是。正像小区里那些爱传播各种各样流言蜚语的女人们说的一样,在绿茵花苑小区里,就有不少“剩女”。沈立平周边,还聚有六七个这样的姐妹呢,她们时不时地,会在她购下的五区那套两室一厅的套房里聚一聚呢。 只不过,近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小聚暂别了。 而她就职的文史所,在所里的十来个双硕士、博士组成的姑娘中,她不到三十的年纪,只能称之为小妹妹。她们这一拨矢志不移、一心做学问的姐妹中,最大的一个已经年过四十,三十六七岁的,还有好几个。三十出头的,正是活得滋润的样子,看她们悠闲自在、欢乐不绝的模样,一副还想痛快地玩几年的模样。沈立平只不过二十 九,在她们中间,真的还属小字辈。 不过她内心深处是明白的,她的年龄不小了。 同样地,小区里,社会上,像她这样的女子,怀里抱着孩子的、推着童车的,找到了如意郎君过着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日子的,更是极为普遍。 故而几句闲言碎语,就触动了她敏感的心境,引得她心跳加剧,脸色潮红。 幸好她一个人坐在屋里读书,父母是不会进来打搅她的。 在他们嘴里,立平是在专心做学问,钻研问题。 但是沈立平敏锐地觉察到,小区里出了这么大一桩意外猝死的人命案,死者又是秦勇这样圈住无数粉丝的著名歌星,在人们茶余饭后纷纷言说的同时,父母也会有意无意给她提及这个敏感的择偶话题。 她得拼命克制自己,不要对关心她、悉心爱护宝贝她的父母发脾气。 最搞笑的是,文史所新来的所长,在两个月时间的调研以后,充分听取了所里科研人员的意见,给他们青年学术沙龙定下的课题是,当代城市青年的婚恋。 题目刚从所长嘴里讲出来,就逗起全场一阵哄堂大笑,所有的笑声都是从所里男青年身上发出来的。他们开心地、放肆地笑得前俯后仰,一边笑一边还拿眼睛不时地有意无意瞟向姑娘们。姑娘们没憋住,随之跟着笑起来。可男女之间的大笑声,含义却是不一样的。 文史所的男青年科研人员,清一色的都是年轻有为的学者,大多数已婚,即使没有成家的,也都是找定了对象,在准备结婚。故而和剩女为主的大龄姑娘们形成了显著的反差。 突然爆发的笑声笑得五十出头的所长直觉得莫名其妙,一脸困惑。他显然以为自己是不是讲错了什么,或者是服饰脸貌出了啥小瑕疵,瞪大双眼扫视着二三十个青年科研人员。 所长和青年科研人员定下的课题,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笑声平息下来,他一本正经地出了好几个题目,诸如:多元的恋爱形式是泛爱吗?婚姻是幸福的港湾还是牢笼?自由和放纵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成功的婚姻家庭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等等,等等,亏他能想出这么多的题来。 所长还振振有词地说,文史所是上海大环境里的一个文化机构,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不能钻进象牙塔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也要抽出时间观照现实,发出文史所应该有的声音,这声音还得是有水平、有独到见解、给人以启示的。 别说所长出的课题引来哄笑,事后还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仅她们十来个大龄姑娘,就连已婚的男青年科研骨干,也都在短短两周之内,纷纷报来了选题,题目广泛得令剩女们都不敢小觑,真亏得这帮以斯文著名的书生想得出来: 婚姻会伤人吗? 迷情的外遇心理背景 有无心理异常的男子和女性 传统婚姻观念与幸福 贞操和婚前性行为的悖论 牵手和分手之间 爱有迷惘期吗? …… 沈立平也是花了点心思投入到这一课题的思考之中的,但她得承认,她初拟的《初恋期心理考察》这一选题,和文史所其他研究人员的选题相比,未免逊色了一点。 各自的选题报出来,在青年科研沙龙每月碰头会上互相一见面,大龄姑娘们就惊叫起来:哈呀,简直弹眼落睛,论文没写出来,光是看看这些题目,编成一本书,稍微读过点书的男女青年就想看。 姑娘们这才有点佩服新来的所长。这位所长是全国有名的小说家,一来到所里就说,要让文史所发出自己的学术之声,不是一般的钻研成果,而是社会各界人士都会关注的学术上有水平的声音。 这话一传开就被姑娘们瞧不起,说真是外行领导内行。一个写小说的,懂什么学术。学术本就是深奥难懂的,否则怎么评职称叫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研究,就要潜得下心来,十年磨一剑,沉得住气,拿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私底下嘻嘻哈哈地把新所长调侃一个够,可到了碰头会上,各人还是拿出了经过思考的选题,既然所长提倡,所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又一致通过,所里要把此作为重点课题来抓,政策资金都会朝这个课题倾斜,那么当然该认真对待啰。 从每个人报出的选题,看得出没有什么水分和敷衍的意思。 相比之下,沈立平原来想报的选题就太“平”了一点儿。她只得说,自己还没想好,下一回再报吧。 碰头会之后,课题传出去,社会学所大感兴趣,甚至传出了想同文史所共同完成这一课题的提议。连出版社都听说了,表示论文汇集以后,他们愿意出版,共同做好宣传向读书界推介。 这就更使得沈立平重视起来,她和绿茵花苑小区里的姐妹们多次交谈,阅读、浏览相关书籍,还放下架子,开出证明,去婚介所、婚姻登记部门做了调研,逐步形成了一个自认为不比文史所已报选题差的题目: 未婚女子的“暗恋”情结 她起先想的题目更简洁一点: 少女的暗恋情结 后来想想,自己都已踏进二十九岁门槛,再用这个题目,未免狭窄了一些,才定下“未婚女子”四个字,宽泛些,也更符合今天的生活实际。 与其说这个选题是经过充分调研、阅读、比照想出来的,不如说是沈立平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 今天下午她趁着情绪、精神状态都好,正在把选题细化成诸如“暗恋的形成”“暗恋的表现形式”“暗恋对少女情爱造成的影响”等等,她觉得这一选题不但会写出一定的质量,还讲出了她深埋于心中的话,可以说是“渐入佳境”。 没想到,小区楼下传来的一番议论和嘈杂之声,不仅仅打断了她的思路,还使她脸红心跳,叩击到了她心灵上的秘密。 …… ☆继《蹉跎岁月》《孽债》之后的又一部现实主义婚恋题材力作 ☆人生和婚恋的万般滋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作品之中 ☆主题经典、故事精彩,紧密贴合读者和时代的上乘之作 ☆展示了人们对爱情婚姻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困惑、体悟、觉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