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科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张其成精气神养生法
ISBN: 9787530452622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主任委员.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为什么在 *公平中又*不公平?这样的不公平是谁造成的?每个人的生命 只有一次,但每个人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却又有天壤之别。 人生短暂,瞬息即逝;人生脆弱,灾难无情;人生八苦,愚 痴颠倒。在宇宙无限与人生有限的矛盾中,生命的皈依、心灵的 自由就成为永恒的主题。怎样延长生命长度、提高生命质量,在 短短的此生今世能够离苦得乐、能够健康幸福,也就必然成为人 类共同的追求。 人都是攥着拳头而来,都是撒手而归,人生的*高境界就 是哭着来,笑着走。人生苦乐,境由心造。我始终觉得没有信 仰、没有敬畏心是当代社会*大的危机,也是当代人脆弱、痴苦 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离苦得乐?如何才能健康、快乐、智 慧’我们又需敬畏什么?信仰什么?孔子说:“仁者寿”,“君 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当代一位智者说: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每次反思我们都会发现,要想离苦得乐,要想既健康又快乐、智 慧,我们可以仰赖的只有中华文明所**的、传承不衰的文化。 这种以易道为主干的阴阳中和、儒道佛互补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 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我 们中华儿女自古及今、自幼及老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中华民族屹 立千万年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我经常对成功的企业家朋友说: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养生的 根本在哪里?学国学有什么用?答案其实很简单,在人生遇到了 科学所解决不了的困惑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从国学 里面寻找智慧、寻找答案、寻找力量,所以学国学目的就是为了 幸福,就是为了健康、快乐、智慧的生活。合到一起仍然是养生 而已,是生生之道。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々**就是要修心开智。修什么心,分 而言之,就是要修天地之心、民族之心、企业之心、个人之心。 天地之心就是天道、天理,民族之心就是民族之魂,就是中华民 族的精神,企业之心就是企业文化,个人之心就是每一个人的价 值观、精神信仰。第二要祖法儒、道、释、医等诸家智慧,保养 精、气、神三宝,祛病延年,幸福快乐地生活。 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活得智慧 如果我问大家养生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说 是为了健康、长寿。那么我们为什么想要健康、长寿呢?健 康、长寿是为了快乐地生活。所以,养生首先是为了健康,其 次是为了快乐;那么养生还有没有别的目的呢?养生应该还有 第三个目的,那就是智慧。我们大家应该没有人希望自己健康 快乐,但是浑浑噩噩地活着。所以,养生其实有三个目的,第 一当然是健康,第二是快乐,第三是智慧。 养生的目的明确之后,我要再问大家一个问题:“生” 到底要怎么“养”呢?很多人一提起养生就觉得养生等于中 医,或者一提到中医就觉得中医等于养生,这两种看法都是不 全面的。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在讲 养生,都是在讲追求一种健康的人生,智慧的人生,快乐的 人生,所以我把养生分为四大流派:儒家、道家、佛家、医 家。中医只是养生的一个流派。 养生并不仅仅是为了不生病,为了延年益寿,而且也是 为了快乐、幸福,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在养生中,人们在寻找 身体的健康,也在寻找幸福,寻找心灵的安宁。 以上我们说的是中华文化对养生的理解,而且我们的这 种理解带有普世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曾经进行 了多次修改。一开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健 康,也就是所谓生理上的健康;后来发现光是身体健康还不 够,所以又加上了心理也要健康;后来又发现,身体、心理健 康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虽然身心健康,但不能适应 社会,所以又加上了第三大要素——社会健康,就是说适应社 会的能力良好;再后来发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 力良好还是不够,又增加了道德的健康。所以**我们知道的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包括四大要素:身体、心理、社会 和道德。 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 活习惯!如果你想“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 换身体”,那你就要小心了。真能用钱换来身体吗?我想这是 不太可能的。 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自己 的生命,因为生命至重,生命至贵。我们应该怎么做?按照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其实就是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 数。人为什么会生病?《黄帝内经》的解释是:有病就是阴阳 不和。中医怎么治病?《黄帝内经》的解释是:治病就是要调 和阴阳。如何养生呢?《黄帝内经》的解释还是:养生就是 “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同样是调和阴阳。P3-6 作者包销折扣与作者另行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