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感旧

岭南感旧
作者: 黄天骥
出版社: 南方日报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84
折扣购买: 岭南感旧
ISBN: 9787549106196

作者简介

黄天骥,广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著作有:《冷暖集》、《深浅集》、《俯仰集》、《方圆集》、《西厢记创作论》、《诗词创作发凡》、《周易辨原》、《纳兰性德和他的词》、《黄天骥自选集》、《岭南感旧》、《中大往事》、《中国古代戏曲形态研究》(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卷主编),以及校注出版了十多种古代文学作品如《李渔喜剧选》、《元明清散曲精选》等。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中央文史馆诗词研究院顾问,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

内容简介

1945年的阳历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投降。现在,每年的这一天, 日本称之为“终战日”,我们称之为“抗战胜利日”。再过一些日子,到了 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了。这两个八月十五,对我们来说,都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节日中,中秋和春节,最受人们重视。我国以农立国,节 令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当夏收结束,秋种在即,利用这段空隙,自我犒 劳,调整身心,祈求发展,于是就有了“中秋佳节”。中秋居八月之中,秋 高气爽,一轮明月,挂在碧空。仰望长空,万里无云,银光如泻。对此赏心 悦目的良辰美景,自然会诱发人们几多遐想,几多期望。 中国人讲究线条的美,有“尚圆”的审美观,线条的周而复始,成了环 形、圆形;线条由首至尾,由分而合,最终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和合、和谐 、团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亮最圆最美,“天道”与人心走到了一起。那 些已经感到和谐幸福的人,面对玉蟾桂魄,自然盼望月亮女神保佑他们更和 谐,更幸福;那些尚未得到和谐幸福者,也祝愿“千里共婵娟”。当然,有 些多愁善感的人,也想到嫦娥受冷落的遭遇,由此联系到自己的落寞……总 之,“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嘀打(唢呐),有人楼 下皱眉头”。但当明月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总会焚香顶礼,或拜月,或赏 月,或对月抒怀。苏东坡的《中秋月》诗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 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不管怎样,人们总希望有一 个美好的未来。这一点,也许是中秋节比其他传统节日更具诗意更有魅力的 地方。 岭南人很看重中秋节。清代诗人屈大均,甚至把岭南的月光说到极致。 他在《广东新语》中说:“南海水咸,月出时,光照波涛,有如白日。盖光 生于咸,成为火气,月得咸而益光。”这说法是否科学,且不去说它,不过 ,从屈大均的话语中,我们分明感受到岭南人对月色的自豪。到八月十五, 月色更加明亮,岭南人对中秋节的那份情怀,更是可想而知了。 在岭南,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拜月。人们在天阶安放八仙桌,桌上 摆上贡品,无非是月饼、柚子、油甘子、柿子、芋头之类。这些时鲜瓜果, 形状多是圆的,以应团圆之意。 拜了月亮,我们便围在八仙桌旁,啜食田螺了。清代有首《羊城竹枝词 》,说到中秋佳节,“拜罢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可见,炒螺是 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味。农历七八月问,田螺既肥美又便宜,人们买回来, 用清水浸泡几天,让它吐出污泥。妇女们敲碎了壳尖,以便啜吸,又配以蒜 蓉、豆豉、紫苏、辣椒爆炒。还未上桌,这道“农家菜”便奇香四溢,让你 食指大动。于是人人伸出“五爪金龙”,拈起田螺,对月相看,啜啜连声, 直啜到油香满嘴。一时间,拜月的场面平添了几分野趣。 不过,好动的孩子们,一般是啜了几个,便洗手不干了。这也难怪,那 螺头只有一丁点儿的肉,有时啜来啜去,用尽吃奶之力,还老是啜不出来。 孩子们没耐性,索性扔了它,宁愿找小朋友带上灯笼,点起蜡烛,在街头巷 尾四处游逛,这叫“提灯”。其实,中秋节“提灯”,才是孩子们在节日中 的一道“盛宴”。 为什么说“八月十五竖中秋”呢?原来,清末民初,中秋时节,家家户 户在门前屋顶插上幡杆,挂起灯笼。后来,灯笼不竖了,只由孩子们提着玩 ,变为“提灯”了。那时候,灯笼可以买到,但孩子们更喜欢自制。临近中 秋,小学中学的“劳作课”,课室便成了工场。我们买来竹篾、浆糊和五颜 六色的花纸,扎起花灯。花灯一般呈八角形,称之为“批(削)皮橙”,灯下 缀着流苏,煞是好看。也有些灯,旱五角形或六角形,制作则稍为复杂。 中秋之夜,我们提着灯,三五成群,一边闲逛,一边唱着儿歌,诸如“ 月光光,照地堂……箩盖圆,买只船,船浸底,浸死两个番鬼仔”之类。如 果碰上别的灯队,大家便把花灯举得更高,歌声唱得更响,顽皮的男孩在女 孩耳边吹胡哨,把她们吓得尖声怪叫。如果在草丛发现了萤火虫,我们的兴 致就更高了,抓到了便用手帕轻轻包上。当看到隔着薄布的“猎物”,忽明 忽暗地发着微光时,我们便提着灯大呼小叫,得胜回朝。那滋味,比啜食田 螺更胜十倍。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