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
作者: 编者:一归|责编:侯辉
出版社: 西泠印社
原售价: 258.00
折扣价: 201.24
折扣购买: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
ISBN: 97875508341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禅之趣意,在于静中悟 道;茶之精神可于品茗中 顿悟禅境,是故禅茶虽形 色不同,然其所归之境, 却为一者,由是禅茶本一 味。 佛家用茶,多以茶为媒 介,或作供养,或作色身 资养,或助用功办道。所 作供养,多以茶品清雅, 汤色净洁,人饮清神,通 贯身心,故以为净品而奉 于佛前,以表清心供养。 所作资养,人多五欲,受 外障所扰,心身凝结,身 识迷堵,茶品清幽,能通 根尘,故以为资养色身通 达障气之辅助。所作办道 ,茶品清透,可以凝神清 气,以心印茶,茶之清神 可以去除昏沉,醒神精进 ,故以为修心助道之缘。 此身六根,耳根单出, 五根润物,以眼观色、以 鼻闻香、以舌辨味、以身 通气、以意入心。如是茶 之精神,通达诸根,方为 入禅之方便,若是单以茶 品色香味而取悦身心,则 茶是茶,禅是禅,二者不 相融通,所言助道皆是假 象,徒然自欺而已。禅茶 一味,所言并非一句假名 安立之辞,茶不能入禅, 虽有其名,禅茶不存。何 为禅境?何为茶意?于世 间法中,以禅悟茶也好, 以茶入禅也罢,不以其为 助道之法,如何安名不足 为思,本来就是假象之名 。于佛法门中,本就将其 作为助道因缘,方有禅茶 入道之方便,若仅沉迷于 茶品好恶,享受于五根, 非惟不能助道,反成障道 之法,如是赵州“吃茶去”, 仅为禅与茶,一味无趣。 茶之一题,入得禅法, 虽是一一相加之名,尚须 诸多助缘,方能满足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