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闲散一些也无可厚非/无可厚非生活伦理与美学
ISBN: 9787500175759
艾莉森·孙 (Alison Suen),英国哲学家,纽约爱欧纳学院 (Iona College) 的哲学副教授。代表作有《说话的动物:伦理、语言和人与动物的鸿沟》(2015 年)、《闲散一些也无可厚非》(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我们对懒汉的不满),同时,他还是《回应伦理学》(2018年)的编辑。
美好的人生是行动的人 生 早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 ,人们就开始论述“行动”的 重要性了。要想了解其悠久 的历史,我们可以来看看古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322)是 怎么说的。对于那些不愿成 就自己的人,亚里士多德认 为,如果他们不愿意采取行 动,他们的人性就岌岌可危 了。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 各马可伦理学》 (Nicomachean Ethics)中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重 视行动或活动的美好生活方 式。他主要对探索人类幸福 的本质感兴趣,这种幸福是 人类所特有的。重要的是,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 ,不仅仅是指你在考试中得 了“A”,或和恋人约会顺利 后感受到的快乐。幸福不是 富有或过着享乐的生活,也 不是过着受人尊敬的生活。 事实上,幸福是一种活动。 具体来说,是我们理性的灵 魂发挥作用的活动。要理解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观点 ,我们需要了解美德在他的 伦理学中的重要性。 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有 德”。亚里士多德所指的“德 ”不仅仅是指道德上的善。 对希腊人来说,“美德”指的 是具备卓越的业务水平;它 可以扩展至非道德的功能或 能力。比如,如果心脏外科 医生能成功地做好心脏手术 ,他就是个有德的医生;小 提琴家能优雅地拉小提琴, 他就是个有德的小提琴家; 酒保能在卖酒时不缺斤短两 ,他就是个有德的酒保。事 实上,即使是非人类生物或 物体也可以有德:一匹马如 果跑得快就是有德的马;一 把椅子如果结实舒适就是有 德的椅子。因此,“有德”的 基于超高的生产力文化,本书作者艾莉森·孙(Alison Suen)以批判性的眼光质疑我们对闲散者的不满,也就是那些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的人。她在本书中对闲散者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对闲散者的常见批评,并认为这些批评要么无效,要么其前提就有问题。当然,尽管这本书为闲散辩护,却并没有像一些崇尚休闲的学者所主张的那样,宣扬闲散者的生活方式是通向更美好的未来(比如文化进步和自我实现)的关键。 事实上,孙认为,闲散之所以独一无二,正是因为它与崇高事业毫无关系。闲散既不是对社会弊病的蓄意抗议,也不是通向独立自主的道路。闲散的人只不过是闲散而已。通过研究超高生产力文化,孙认为,做一个闲散者实际上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