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十字路(上下)/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

功名十字路(上下)/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
作者: (日)司马辽太郎|译者:欧凌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3.30
折扣购买: 功名十字路(上下)/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
ISBN: 9787229101350

作者简介

司马辽太郎,日本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学巨匠。原名福田定一,因敬仰司马迁及其《史记》而改名。一九四三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科,一九四六年进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一九六一年开始专职创作。 一生著作无数,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描写江户末期的历史小说。司马辽太郎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俯瞰法】,即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人物,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他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成为历史剧里反复传诵的典型。 历年作品先后斩获文艺春秋读者赏、吉川英治文学赏、朝日赏等多项日本文学大奖。并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大河剧播映,长久不衰。 一九九一年司马辽太郎获选为文化功劳者,一九九三年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内容简介

一 新娘的小袖 织田信长将居城从尾张清洲城迁至岐阜,是永禄 十年(1567)九月十八日的事情。 清洲与岐阜两地,相距八里①。蜿蜒逶迤的道路 上,除却织田军的将士三万人外,织田信长之妻浓姬 与她的侍女们自然也在其列。加上同行的其他将士的 家人女眷,浩浩荡荡,也可算作一次小小的“民族迁 徙”了。 当然,单身武士亦不少,山内伊右卫门便是其中 之一。此君担任马回役②一职,相当于近卫士官。俸 禄五十石,封地甚少。 这位伊右卫门,头戴南蛮盔,身着桶皮甲,手持 一柄秃长枪,胯下的马儿老得不成样,四条腿儿还恁 地短。 “真是个腌臌武士啊。” 这种话自然是难以启齿的,但对这个背上插着“ 三叶柏”家纹。小旗的年轻武士,沿道村庄的百姓、 妇人、甚至黄口小儿们,却少不了隐隐的冷嘲热讽。 他的确过于显眼了。 地处尾张的织田家,那可是以气吞山河闻名天下 的。武士的盔甲、长枪、太刀,哪样不是闪闪发光的 ?而在织田家里,外号叫做“荐僧①伊右卫门”的, 便是这位年轻人了。荐僧,在后世亦被称作虚无僧, 总而言之,不过是听起来冠冕堂皇些的乞丐罢了。 织田家中传闻不少,有人说伊右卫门自幼过着一 贫如洗的日子,还曾一时浪迹于荐僧市井之间。然而 ,从他的容貌上却丝毫看不出来。圆脸,肤色白皙, 好似达官贵人的公子哥模样,脸颊上的红晕里还残留 了些许稚气。 他过世的父亲,年少时的流浪与苦难,这些过往 之事,就待笔者慢慢道来。在这里稍稍透露一下他的 将来。这位眼下在织田家中无足重轻的寒酸青年,经 历种种坎坷之后,竟然当上了土佐一国②的太守③, 度过了不可谓不传奇的一生。 但是现在,与已逝的时光无关,与未来亦无关。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关键是“现在”。如今他的心底 里充满期待。 (千代小姐,究竟是怎样的姑娘啊?) 想到这里,他胯下瘦马的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 (据说在美浓这个地方,她可是有名的美人呢。) 虽说姻缘已定,可这个美貌女子他还没能亲眼见 上一面。若宫千代——便是这位姑娘的名字了。借着 织田家居城喜迁岐阜的彩头,伊右卫门山内一丰就要 跟她成亲。离岐阜新城稍远的地方,迎娶新娘的新居 已经建成。 (俺也要娶新娘子啦!) 美浓的天空,万里苍翠,晴朗无云。伊右卫门策 马而行,深深吸了一口气。新娘、新娘、新娘——坐 骑蹄下,一缕轻烟漫起。 岐阜城下的新居门庭前,自父亲过世以来一直侍 奉左右的两位侍从,早已在道上洒过水,里里外外清 扫得纤尘不染,等待伊右卫门归来。 “噢,挺干净嘛。”他的所谓武士府邸,也不过 是一处陋室罢了。可无论如何简陋,长屋门①还是有 的,那是两位侍从的栖身之所。 “对俸禄区区五十石的鄙人来说,貌似有些奢侈 啊。”伊右卫门说着跨入了府邸。受封的领地共一百 坪②。眼下修建了厨房,一间茅草屋顶、仅供就寝的 正堂,以及一个仓房。单单这些的话,显得实在落寞 ,因此两位侍从特意从金华山(即稻叶山)移植了好些 植物过来,于是各个角落里便有了松树、枫树、朴树 枝繁叶茂的身影。 “这就是俺的府邸了?”伊右卫门坐在阳光甚好 的房檐下,张望着自己的“府内”。 “可就俺这块料,怎么看都太大了啊。”伊右卫 门亦有器量嫌小的一面。 “您可别谦虚。”侍从之一祖父江新右卫门批评 道。 “您不久定会出人头地的。这点儿府邸,或许明 年就显得狭窄啦。”说这句话的是另一位侍从五藤吉 兵卫。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