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金盾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ISBN: 9787508264035
经典事例 一位女士在接受了圣贤德行教育后,在生日之际去看望父母。为了感 谢父 母的养育之恩,她搬来3把椅子,郑重地请外婆、爸爸、妈妈坐在上面。 妈妈感到很敏感,问女儿:“女儿,你要做什么?”这位女士回答: “爸、妈,女 儿如今已经34岁了,这30多年来让你们操了不少心。但是这份养育之恩, 我 会铭记在心。现在我已经开始学习圣贤教诲,从今以后,我要当个孝顺的 女儿, 不再让你们操心。今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我要给你们行三跪九叩礼,以感 谢你 们的养育之恩。” 说完,女士跪在三位长辈的面前,第一拜拜下去后,母亲流下了泪水 。当拜 到第二拜的时候,刚好这位女士上3年级的儿子走了过来,看到了母亲跪拜 的 感人一幕。 这位女士一家人,在刚进自己家门的一刹那,儿子就郑重地对父母说 :“爸 爸、妈妈,明年我过生日时也要拜你们两个。” 智慧点拨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育的起源 ,也是 孩子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从“孝”字的形体上来说是“孩子背着老子” ,表明孝 的本质,“教”字,“孝”在先,“文”在后。可见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 时候,就指出 教育的本质内涵,“孝”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之后,才去学文。 故事中的女士第一拜拜下去时,母亲流下了泪水,那是什么泪水?是 欣慰 的泪水。父母可以为了儿女奉献一生而不求回报,哪怕是一拜,或者只是 一句 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他们就满足得不得了。 每一个人都应该满怀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时刻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才不 隗对做人的标准。孝敬父母不能等待。父母并不在乎我们赚了多少钱,让 他们 过上多好的日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我们帮父母做顿饭、洗次脚、 剪剪指 甲、洗一洗衣服、给爸爸、妈妈过生日,都算是尽一份孝心。 而有的家庭,没有把“孝”作为第一教学内容。虽然孩子上了十几年 学,具 备了一定的生活技能。但是,他似乎还缺少什么?缺少做人的根本,他不 明白 孝顺的标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孝。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 去孝 顺,他对别人的关心,为别人服务是出自真心的吗? 事实上,缺乏最基本的“孝”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尊敬他人,对他进 行集体主 义、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也都只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所 以,孩 子的孝心的根基一定要打牢。 儒家经典《孝经》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 说,孝敬是一 个人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孩子只有真正对父母奉行孝道,才 会推 及他人,关心亲人、老师及同学,也才会对班级、学校、家庭做出贡献, 最后升华 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和遵守其他做人的道理。 1.以身作则,对父母和颜悦色 孩子有没有孝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最 根本 的原则是上行下效,而孝敬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对长辈 要谦恭有礼。能做到这样后,就是不说教,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学会如何 做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标准。 2.让孩子明白生日的意义 生日即是母亲的受难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而现在的孩子 过生 日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生日蛋糕和礼物,如果不教育的话,他怎 么能知 道生日那天母亲生产的痛苦。所以,父母要让他知道事实,即他曾在妈妈 的肚 子里待了10个月,一天天长大,给妈妈造成了饮食上的困难和行动上的诸 多不 便,而生产时母亲们承担了很大的生命危险,甚至因为痛苦,拽弯了产床 上的钢 棍。通过这些事实,让他明白生日的意义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3.呵护孩子的孝心 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敬长辈,这种亲情关系是互动的。孩子随时表现 出 对长辈的关爱,哪怕是让父母尝一尝自己的零食,玩一玩玩具,父母也要 欣然地 接受,并适时地表扬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在鼓励声中继续表达对父母的 爱、。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这些小细节,一句“行啦行啦,有这份孝心就够了 ,我心 领了”就把孩子回绝了。这样,孩子会感到孝行被拒绝,没有得到尊重, 渐渐地, 他们就不愿意再向父母表达孝心孝行了。 4.让孩子读诵经典 自古以来就有“香九龄,能温席”、“二十四孝”等经典故事:这些 流传下来的 经典,正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好教材。那些传统美德不是仅仅停留在文 字、 书面上的,更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以让孩子慢慢理解并感悟。 除此之外,读诵经典还可以使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去除孩子 不耐 烦、傲慢的坏习性,培养孩子不浮躁、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父母 可以鼓 励孩子多读诵古籍经典,从而培养他的孝心。 5.给孩子实践酌机会 正所谓“习劳知感恩”,真正的孝心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去培养。平时 ,父母 应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给他当家的机会,让他学会负起责任来。 长辈 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做哪些事情,让他学会体贴、关 心他 人,孝心、孝行自然会慢慢在孩子的心里扎根。父母切忌把孩子拒之于劳 动和 表达爱心的门外,使他失去表现和学习的机会。 金玉良言 孩子的孝心是在融洽的氛围中、爱心的驱使下逐渐培养起来的自觉行 为, 也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起来的。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孝是一 种 强迫性的劳动,一种额外的负担,而是要亲自示范,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 氛围, 慢慢培养他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孝行。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