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真伪与高下

词的真伪与高下
作者: 唐圭璋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词的真伪与高下
ISBN: 9787807683483

作者简介

唐圭璋(1901-1990),江苏南京人。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国文系,师从近代词曲大师吴梅。毕业后先在江苏省立第一女中、中央军校执教,后任国立编译馆编纂。1939年起,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执教。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等。主要从事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纪事》《宋词四考》《唐宋词简释》等,编纂整理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 王兆鹏,1959年生,湖北鄂州人。198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师从唐圭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在湖北大学、武汉大学执教。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出版《唐宋词史论》《词学史料学》《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等词学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三次荣获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

内容简介

李清照改嫁辨 改嫁说再议 关于李清照改嫁之说,自宋七家著录,似成定论。明徐首揭其伪,清卢雅雨、俞理初、陆心源、李莼客、况蕙风诸家反复研讨,皆辨此说为伪。乃近人复翻旧案,据谢綦崇礼伪启,凭主观臆测,多方罗织,横加诬蔑,以为李清照确曾改嫁。余以为,自来社会上妇女,因夫死而改嫁,原属常事,但必须实事求是,确有明证,方足以令人信服。清照果有改嫁之事,自不必为之隐讳;若实无其事,误信市井小人之谣言,诬蔑贤媛,亦系巨谬。余不揣愚昧,特再述浅见,以供参考。 清照为有宋一代杰出之女词人,品格高尚,心灵纯洁,文采精妙。自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以来,二人爱好金石书画,志同道合,考订不倦,日常节衣缩食,专心治学,出入必偕,奇文共赏,自古闺房之乐,未有胜于此者。不幸金兵入侵,国破家亡,举家出逃,金石书画大都散失。当明诚卧病建康之时,清照自池州乘舟,日夜行三百里往视;伉俪之情,一何深厚!观其所为诗如《浯溪中兴颂》及上韩肖胄、胡松年诗,皆悲愤郁勃,大义凛然。至其词之沉哀入骨,尤为世所称道。夫以如此坚强明智、素抱“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之人,何致有“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之语,更何致因病而改嫁,因对方诱惑而改嫁,因媒妇巧言劝说而改嫁? 清照才高遭忌,市井小人惯于不乐成人之美,好腾说浪言以资笑乐,以改嫁足以为清照致命之伤,于是广泛流传,人皆讪笑。此小人行径原不足道,不图一时文人亦不信清照自撰之生平实录,而反信小人谰言,其亦不思之甚矣。《金石录后序》为清照自作之文,真情流露,千古传诵,此为清照最详尽、最真实、最可信、最可贵之生平实录,读其文,察其人,亦可知清照断非忘恩忘义、弃旧恋新之人。观其词如“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其凄苦之情正与《后序》相符。情深一往,生死不渝,清照绝不致忘怀明诚,另结新欢。 李清照绝无改嫁之事 近人多有以为李清照曾改嫁之说,众口铄金,为害甚大。察其理由,不外有二: 一、宋代有李心传、胡仔、王灼、晁公武、洪适、赵彦卫、陈振孙七人书中记载李清照改嫁。 二、李清照有《投内翰綦公崇礼启》,自言改嫁、离婚、下狱等事,时在高宗绍兴二年(1132)。 余谓李清照既是杰出词家,又是爱国志士,人格高尚,才华超群。当汴京沦亡,她坚决主张抗敌,反对投降,以中兴励君,以王导、刘琨励臣。其建炎年间所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诗,大义凛然,世所称颂。其自撰之《金石录后序》,首述十八岁时与明诚结婚,二人志同道合,搜采金石书画,不遗余力,载笑载言,一往情深。后述金寇南侵,明诚病死,孤身流亡,备极艰苦。通篇描绘细节,生动真切,哀乐毕陈,曲折淋漓。末云“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其悼念明诚之深情,可以想见。明诚之表甥谢伋著《四六谈麈》云:“赵令人李号易安,其《祭湖州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妇人四六之工者。”《后序》为李清照最真挚最可信之生平实录,作于绍兴五年(1135),据此,完全可以佐证李清照绝无于绍兴二年改嫁之事。 至于《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中“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之语,显然是别人诬蔑口吻,决非清照明知其下材,而宁甘以晚景配之。白雨斋断其伪作,余亦以为然。黄墨谷《〈投内翰綦公崇礼启〉考》(见《文史哲》一九八一年第六期)及《〈投内翰綦公崇礼启〉考辨——兼评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中的“改嫁新考”》(见《重辑李清照集》)二文,已辨其非清照原作。端木埰《四印斋重刊漱玉词序》云:“有宋以降,无稽竞鸣……越在偏安,益煽腾说。”市井小人好诬贤良以资笑谑,原不足道;不图文人竟亦不信清照自撰《金石录后序》之生平实录,反信市井小人散布之流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致令清照千古蒙冤,可慨孰甚! 余以为李清照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女中丈夫,对赵明诚之感情,始终如一,生死不渝,绝无改嫁之事。 况周颐校越缦跋尾所记,为清照“改嫁”辨诬坚确有力之铁证,兹采于后,以结束全文: 易安如有改嫁之事,当在建炎三年明诚卒后、绍兴二年张汝舟编管以前。今据俞、陆二家所引,建炎三年七月,易安在建康,八月明诚卒,四年易安往台州,之越州,十二月至衢州,绍兴元年复之越,二年之杭。汝舟建炎三年知台州,四年复知明州,六月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元年往池州措置军务,寻为诸军审计司,二年九月以增举入官,除名编管。此四年之中两人踪迹判然,何得有嫁娶之事?旧说冤谬不辨而明矣。因校越缦跋尾,书以广所未备。 词学大家写给大家的诗词鉴赏入门书,兼具学术性、普及性; 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教授整理编选,万字导读诠释唐氏成就; 引你深入品读古典诗词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