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3.04
折扣购买: 炒股就是炒心理
ISBN: 9787111308461
付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硕士,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中级会计师。具备证券从业专业资格。对企业金融财税管理问题和证券投资有较深入的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电子货币对于现实金融体系存在冲击的观点。是近年来在证券投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研究型专家。 主要著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具箱》、《短线炒股一点通》、《谁动了我的股票》等,参编作品有《非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最新企业会计实务》等。深受市场欢迎。
第三节 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从投资心理看风险 股票交易市场也可称为风险交易市场。投资者在买卖股票过程中面临 诸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威胁着股票投资者,随时有可能 给他们带来损失。但投资者往往没有注意到,他们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构成 了买卖股票的风险,而且有时候,心理因素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比其他风险 因素带来的损失更大。 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 投资者在股市中出资购买的是风险,但他看中的却是股票未来的收益 ,因此在心理上并不觉得购买的是风险。投资者在股市中出卖的也是风险 ,尽管这种风险也许像阵风一样一吹而过,但在心理上他也并不认为出卖 的只是风险,还可能是机会。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个傻子,但是在股市上 。聪明人干傻事却是不足为奇的。 所谓投资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投入成本和预期收益损 失的可能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投资的结果可能赚钱,也可 能不亏不赚,还可能亏本,这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风险。 投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者共同构成股票市场的总风 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一些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 些因素对所有股票都会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 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是指只对某个行业 或某个公司的股票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 个股票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股票的 收益产生影响。非系统风险一般包括信用风险(违约风险)、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是可以分散和回避的。 股市存在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这是客观无疑的。但是,系统风 险和非系统风险就构成了总风险吗?不是!股市投资最大的风险,是擐资 者的行为和心理的风险。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都属于客观的 外在因素。而股票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投资者。整个证券市场运行和发展的 基石和核心也是投资者。投资者的行为和心理是投资成败的主观的内在因 素。 投资者的行为和心理直接决定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直接决定投资操 作,因而也直接决定投资者投资的成败盈亏。没有理性的、成熟的投资行 为和心理,即使在非常稳定的牛市当中,投资者也可能折戟沉沙。而一个 理性的、成熟的、聪明的投资者不但在牛市中能稳操胜券,而且在熊市中 也能进退自如。 投资者行为和心理风险及其对策 前面我们已经讲述了投资者在股票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威胁着股票投资者,随时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损失。 但投资者往往没有注意到,他们自身的投资行为和心理,给他们带来的损 失可能比其他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更大。 1.情绪失控风险及其对策 我们可以对诸多行为和心理风险因素进行分类,首先是情绪失控的风 险,如贪婪和恐惧。这两者是推动股市的主要心理力量,它们会严重扭曲 投资者对现实的了解。在牛市中贪婪、熊市中恐惧,这是投资者普遍的致 命弱点。 (1)贪婪导致的风险。投资者的贪婪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 股价上升时,还在一心追求更高的利润,迟迟不肯在高价位卖出自己的股 票;另一方面,在股价下跌时,一心想着股价会继续下跌,迟迟不肯购进 ,结果往往失去最优的投资机会。股市中有一句格言:“空头多头都能赚 ,唯有贪心不赚钱。”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首先要克服的心理弱点就是贪婪。因为 贪心会使投资者失去理智的判断,把握不准时机,从而迷失方向最终遭受 损失。 股民应该培养处惊不变、冷静、不冲动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 心理素质,来保障投资者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保持冷静、客观的判断力。 不为股价的涨升跌落所左右,淡然对待一些完全不在自己意料之中的重大 利空。 (2)恐惧导致的风险。投资者的恐惧心理表现在往往只看到事物消极 的一面,总是对事物持悲观的态度和看法。如果股市下跌,他往往只看到 那些利空因素,因而预期股市将继续下跌,甚至跌得更惨,并因为恐惧被 套牢而不敢入市。如果股市处于上涨阶段,他也会杞人忧天地找出一些潜 在的使股市下跌的因素,并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可怕后果错误地当成现实因 素,并且由于担心股价下跌使已赚取的利润减少而早早地抛掉了手中的股 票。甚至当一个投资机会出现时,他会想:哪有这等好事,该不是机构大 户的圈套吧? 持有恐惧心理的投资者,由于总是以一种悲观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不 仅给自己在财务困扰之外增加额外的麻烦,而且还影响到自己下决定和积 极行动的能力,由于无法作出最好的决定,该买进时不买进,该晚点卖的 过早卖出,自然也就一次次丧失了获利的有效时机。 其实,在股票市场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自己的这种恐惧感。股市 上的无数事实都证明,最不敢投资的时候,往往就是购进股票的最佳时机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经济形势极端恶劣、坏消息接连不断时,经常就 是股市回升的时候;相反,一个期待已久的,有关赢利的消息,反而会使 股价回跌。因此,有些股市专家就提出一种与大众看法反向操作的投资策 略,即采取与大众思维方式相反的方式采取行动。 恐惧和贪婪这两种心理,有时会在某个投资者身上同时存在,一并发 生作用。又贪心又害怕的心理冲突,会使人们无端感到烦恼。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绪如急躁、固执、偏激、患得患失等,也会让 投资者心理起伏不定,无法冷静面对股市。 2.非理性态度风险及其对策 阻碍投资者采取必要行动的非理性态度和个性,也属于投资者行为和 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有些投资者定下了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反而画地 自限,无法跟随市场波动作合理的反应;有些投资者过度谨慎,完全不顾 实际情况,同样会错过买卖时机。在这里我们仅论述投资者迷信和嗜赌的 非理性态度。 (1)迷信导致的风险。人们都会对专家、权威、名牌产品等产生迷信 心理。这种心理一旦用于投资上,往往有害。投资者的迷信心理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方面。 1)习惯受专家意见或建议左右。股市上的投资者经常犯错,不是自己 犯错,就是被那些专门从事股票行情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的投资专家或 金融顾问引导犯错。这些投资者对这些享有一定名气和声誉的专家崇拜得 五体投地,于是就成了他们虽九死也无悔的忠实信徒。其实,这里面有一 些心理陷阱:首先,专家以前的成功只代表过去,并不代表现在也能成功 ;其次,专家也会犯错。 投资者之所以过于迷信专家的意见,是因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一 个不能独立思考的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要比一般散户大得多。 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犯错误的永远是参与市场的人。投资者对于专家 的建议不可轻信更不能迷信,因为“股市上无专家”,最重要的是投资者 自己的判断。对于外界传来的信息,投资者要经过大脑的思维判断,去粗 取精,正确的意见要采纳,错误的信息要抛弃,而不是采取拿来主义盲目 接受。股市即战场,要知道,参谋长永远是配角,只有投资者自己才是真 正的主角。 2)单纯依赖技术分析或技术指标。股市是成千上万个投资者博弈的地 方,其复杂程度绝不是几个技术所能准确分析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太 过迷信技术分析。 根据股市指数,可以将整个股市活动用图表标示出来。这种技术分析 是认识股市面目的好方法。借助它,投资者可以预测股市未来的发展。无 论是专业分析研究人员还是股票投资者,都应重视对它的研究。但是如果 死抱着技术分析不放,把它的指标当做万古不变的真理,这就太过教条了 。要知道,所有的技术指标,都只是试着指出一些重要的基本因素所代表 的意义而已。如果忘记这些,把这些坐标图和图形看成是实际的情况,忘 了它们仅仅是反映的指标,就会使我们把关心的重点放在了行情走势是否 符合图形而不是自己的人市兴趣如何,其实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图表上的所有指标,它们的作用只在于指出或估量一些经济或 心理的状况,而并不是真正的交易情况。 无论用来测量什么,所有的指标到最后都不会绝对正确。这一点,投 资者一定要切记。 (2)赌博心理造成的风险。有些投资者误将投资当成赌博,在股市玩 起赌博的游戏来,买卖股票不可避免地打上投机的烙印,但投资与赌博有 本质的区别。赌博是冒不必冒的风险,而投资是冒值得冒的风险。进行股 票投资,是建立在预测股市走势的基础之上的,而采取赌博行动,对未来 是完全不可能预测的。具有赌博心理的人总想着一朝发迹,恨不得抓住一 种股票,希望一下子就涨几倍,几十倍。当这种人在股市稍有获利后,便 利令智昏,飘飘然,像赌徒一样,频频加注,恨不得将所有的财产全部押 上去;反之,如果在股市上失利后,又会输红了眼,常不惜背水一战,孤 注一掷。 赌博心理较重的投资者,在买卖股票前一定要建立投资资金比例,如 “三分比例投资法”即三分之一入市,三分之一投入债券,三分之一储蓄 。这样即使一次失利,也终究还有重整旗鼓、谋求补救的能力和机会。 3.习惯化投资偏好风险及其对策 投资偏好是指投资者在投资的种类或投资方式上,总倾向于某种投资 或操作,特别倾向于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领域,并由此发展出一套独特的 投资理念。例如,有的投资者对某家公司或某类股票比较熟悉,了解其具 体情况,在进行股票交易时,无论怎样打转,最后还是会“食髓知味”般 地不断投资于这种或同类股票;有的投资者进行某种操作屡屡得手,财源 滚滚,就会执著地迷上这种操作方式。例如,“做多”发财的,必然喜欢 “先进后出”;而“做空”赚钱的,则惯于“先出后进”。 这种一成不变的习惯化的投资偏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投资者,甚至 有时都不顾变化了的客观事实,也要为自己持有某只股票而强调一些貌似 合理的理由。然而,我们都知道,股市就是一个充斥了所有投资者的态度 、希望和恐惧心理的混合体,一个随时都在变化的混合体。在市场中投资 或投机,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求暂时的确定,这意味着我们有必要在股价变 化之前确认其运作方向。各种各样的分析手段及心理方法正是用来消除这 种不确定性的工具,寻求股价变化的规律。 然而,这种习惯化的投资偏好却对保持客观性构成了障碍。从心理学 来说,这是投资者惰性心理的一种定势效应。惰性心理是人们对变化的一 种消极反应,表现为教条、重复过往、不求思变等多种形式。这种惰性心 理映射到股票投资中就表现为投资者在人市之前就会受到先人之见的影响 ,对市场的预期和解释变得相当教条。只有在市场逆我们的预期而行并且 带来一些损失之后,投资者才可能对原先的信念产生怀疑。因此,任何一 个怀着惰性心理、抱有一成不变观点参与市场的人都是和客观性的要求不 一致的。 克服习惯化投资偏好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学会 在“现时”中投资。注意,这里使用的不是“现实”而是“现时”一词, 它更加强调的是“现在”的时间概念,现时的股市情况才是你真正应该思 考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当我们通过回顾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交易 情况和投资成绩,寻找出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一成 不变地将这种经验教训再复制到“现时”的投资中来,我们只能以其为基 点修正改进我们的“现时”投资。毕竟,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 任何其他时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新投资手段和方法把握现在的投资机 遇。 当然,要改变一种既成的投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涉及改变 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在过去长时期内不断重复和强化而形成的。我们的一 些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情绪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模式建立得非常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除非我们不断做出努力,否则,这些习惯模式很难发 生改变。 总之,可以说,股票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股票投资这个金钱 游戏中,投资者的每个买卖决定都取决于盘绕于脑海中的恐惧、贪婪、自 信、迷茫、拼搏、沮丧等种种因素,虽然在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客观的数 据及行情走势供参考,但真正下决定的那一瞬间,心理因素往往凌驾于一 切之上。能驾驭它,便能做到决断英明;否则便必然掉进心理陷阱,后悔 莫及。 单凭自己的直觉和鲁莽行动进出股市的人,充其量只能算做“股民” ,唯有能够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排除心理障碍,以理性的态度进行股 票投资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投资者”,在股市上取得胜利。 心理加油站 决定命运的,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是投资者本人 !所以,投资者应该培养自己处变不惊、冷静、不冲动和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为股价的涨升跌落所左右,淡然对待一些完全不在 自己意料之中的重大利空。这样,即使在股价已深幅回调,投资收益已化 为乌有的情况下,投资者也会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保持冷静、客观的判断 力,从而伺机反败为胜。 P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