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作者: 傅佩荣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ISBN: 9787807618720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民生报》评选为“大学*热门教授”,获**地区***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地区“中正文化奖”、“*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内容简介

孔子说:“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 还担心会失去啊。” 在孔子看来,学习好像赶火车一样,很怕赶不上 ,赶上了还怕会失 去。火车赶上之后,就不用担心了,自然可以抵达目 的地。但学习不同, 学习*怕考试的时候忘记,念了半天,睡一觉起来要 考试了,忘了,怎么 办?再念。很多知识熟能生巧,多念几遍慢慢熟悉了 ,然后加以实践,久 而久之就变成你的一种能力。我们常常讲,知识与能 力两者要配合起来, 能“知”也能“行”,才是真正的学习心得。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夏,说了一句很好的话。他 说什么叫好学,“* 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 学习一点新东西,每 个月再复习自己学过的,希望所学的没有忘记,这就 是好学了。孔子的另 一位学生子贡,特别聪明,口才好,喜欢评论比较, 说谁比谁杰出,谁哪 一方面*好。孔子劝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你已经很杰 出了吗?要是我,是没有空闲的。换句话说,你没有 时间去管别人的闲 事,要管是管不完的,每天多少八卦新闻,多少莫名 其妙的事情,你如果 去关心这些事情,还剩下多少时间专心读书呢?就像 现在很多人喜欢看电 视、上网,每天去追逐很多新的讯息,说不定过几天 又会发现这些信息是 错的、假的,既然如此当初又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去关 心呢?所以孔子说, 你去管别人的闲事,去比较谁好谁坏,去追逐新的信 息,还不如安静下 来,修养自己,把所有时间用来专心学习。 据我所知,不管哪个**,所有伟大的人物在年 轻时没有不喜欢专心 学习的。也许后来有了成就,事情多了,心思不再能 专注在学习上,但在 他年轻的时候,要胜过同时代的人,要找到自己生命 的方向,就一定要去 用功读书。譬如拿破仑,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抓到 任何书都好像海绵吸 水一样,拼命念。因为他出身背景不好,没有什么学 习机会,所以抓到书 就念,而且学了之后还能够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心 得,所以后来才能建 立很大的功业。再譬如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只 活了三十几岁,但在 小时候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师: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 德是古希腊大哲学 家,他到马其顿宫廷去教十三岁的王子,这个王子后 来成为亚历山大大 帝。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会在那么早的时代就能有一 种**化的观念,要 把他的功业推广到世界各洲,就跟他从小跟着伟大的 老师专心学习有关。 知识开阔了他的心胸,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眼界 超出了同时代的人。 可惜他后来走偏了,只知道用武力去征伐其他**。 所以,一个人在年轻 的时候,不要管别人的闲事,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非 常重要。因为年轻人 心思比较单纯,记忆力又好,这时候不学习就可惜了 。而年轻时候学习, 等于积累了资源,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基础,一 旦有机会学以致用, 就会爆发出潜力,使人刮目相看。 《孟子》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智商差不多的 人,同时拜在围棋国 手弈秋的门下学习,结果学习成绩大不相同。原因何 在?因为**位同学 专心致志,认真听讲;第二位同学胡思乱想,以为会 有天鹅飞来,准备要 拿弓箭射它,*后当然学习效果不同。《庄子》里也 讲了一个故事,说孔 子看到一位老人家粘蝉,技术出神入化,像在地上捡 树叶一样,很快把一 麻袋装满了。孔子请教他,老人家你怎么有这样的本 事?老人讲得很简单: 我用心专注,天地那么大,都不能拿来跟我交换蝉的 翅膀。为什么?因为 各种**我通通不看,只看蝉的翅膀。换句话说,你 做什么就要像什么, **做这件事就把它做好,现在念这本书就不要去想 别的书。如果学开 车,心中想到游泳;学游泳,又想到打字;学打字, 又念念不忘下棋,那 么到头来注定什么都学不成。我记得我们以前念书的 时候,上数学课看英 文,上英文课看数学,为什么?因为下节课要考那一 科。结果该上的课没 上好,拼命准备下次要考的试,到*后每一科上课都 不专心,只是应付考 试而已。所以,不管你是正在学习还是做一件事情, 不妨问问自己,我能 用心专注吗?能像孔子那样,把学习当成赶火车吗?能 够赶上了,还害怕 失去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什么都可能学会 。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