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叶嘉莹传(精)/大家丛书
ISBN: 9787214216052
“卧子”是明末词人陈子龙,此前不久叶嘉莹曾 写了一篇《论陈子龙词》。她这时候大量写作讨论明 清词人的文章,自然是因为与缪钺先生合作撰写词史 的学术计划。可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叶嘉莹1989年在 加拿大退休,从此她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回国 教书。同年她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在授 予仪式上,她穿了一件红边黑色的典型中式旗袍,那 正是古人所谓“遂我初服”之意。从那时候起,我们 可以确切地知道,叶嘉莹是真的要回来了。她为什么 会想到与自己里籍相同的纳兰性德,又为什么会想到 与自己生日相同的陈卧子?恐怕内心潜隐的,也仍然 是对乡邦故国的怀思,对父母恩德的感念吧!“偶对 遗编闲评跋,敢言异世有扬云”,她不敢自诩为纳兰 与卧子的异代知音,但在她的“闲评”、“偶对”之 中,我们却可以亲切地感觉到,叶嘉莹其实在给我们 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叶家先世原是蒙古裔的满族人,隶属镶黄旗,本 姓叶赫那拉。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或叶赫纳 兰氏,为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原系明末海西女 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历史上,以那拉为姓 氏的有四个部落:叶赫那拉、乌拉那拉、哈达那拉、 辉发那拉,统称为扈伦四部,其实就是满人在古代东 北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四个较大的部落。这四个以那 拉为姓的部落各自取居住地附近一条河流的名字加在 前面,以示区别。据清朝钦定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记载:那拉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 乌拉、哈达、辉发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 其实在扈伦四部中,乌拉、哈达、辉发三部都是女真 人,而叶赫那拉则本属土默特部,是蒙古人。明朝初 年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弯地区的蒙古人星根达尔汉(本 姓土默特)吞并了原居住在扈伦地区(今黑龙江省呼 兰河与松花江合流地区)的那拉氏部落,改姓那拉氏 ,使用女真语,并逐渐融合于当地女真人风俗之中。 16世纪初,部落首领祝孔革率众南迁到叶赫河畔(今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境内),故称叶赫部,他们视星 根达尔汉为始祖,即叶赫那拉氏。16世纪中叶,祝孔 革的孙子清佳弩、扬吉弩兄弟领导的叶赫部势力强大 起来,他们在叶赫河畔修筑了东西两座城。到叶赫那 拉氏最后一代部落酋长金台石和布扬古的时候,努尔 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也强大起来。1603至1613年间, 努尔哈赤先后灭掉了哈达、辉发、乌拉三部,又大败 明朝军队,此时的叶赫部也已遭受了努尔哈赤三次军 事打击,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1619年8月,努尔哈 赤突然引数万骑兵第四次攻打叶赫城,叶赫战败,自 此灭亡。其实建州女真与叶赫那拉部本来是友好的, 而且通婚。金台石的妹妹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 即孝慈高皇后,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当努尔哈 赤最后围攻叶赫城的时候,金台石驻守东城不肯乞降 ,他要和努尔哈赤讲条件,说叫你的儿子来见我,我 要认一认他是不是我的外甥,因为金台石正是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