桲椤山

桲椤山
作者: 陈廷佑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1.10
折扣购买: 桲椤山
ISBN: 9787551159975

作者简介

陈廷佑,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县(现深州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原常务理事,曾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先后出版《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两部专著,多次举办由自己原创诗词为内容的书法展览,创作了现实主义作品“龙脉“系列,其中第一部《龙脉》荣登2019年中国文学年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书法班 1 砚瓦,我要你脑袋! 张桐凤两眼发直,一手举着杯子,另一手高举着手机,晃来晃去调整角度。其余人等都伸直脖子往她屏幕里凑。她刚喝了酒,小脸儿泛起红晕,嗓门儿也比平时大了许多。 来了来了!陶砚瓦嘴里答应着,把脑袋伸过去往镜头里拼。 一、二、三!茄子!陶砚瓦美不美啊?美啊! 张桐凤起头,所有人都大笑应和。 好!我马上发群里!张桐凤一连拍了好几张,拍完亢奋着。 一定发原图!陶砚瓦嘱咐道。 老陶够前卫的,还什么都懂!张桐凤嗔道。 几个年轻人说,陶主任是最早玩儿微信的!他手机里朋友圈儿都上万了吧? 哪里,也就两千多个吧。陶砚瓦很是认真地说。 张桐凤平时蔫儿蔫儿的,不显山不露水。今晚她喝了几杯酒,欢乐情绪大爆发,年轻时的疯劲儿也逗出来了:来,老陶,再干一个! 春节前国学馆大楼封顶,搞了个小仪式。也就是在尚未完工的大门口,实际还是一片工地上,草草搭建了个临时台子,扯上个横幅,机关人等和建筑单位一起参加,总共一二百人,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出席的最高领导是尚济民,而且他还特意穿上一件暗红色的唐装上衣,站在台上讲话,这个打扮让陶砚瓦颇觉意外。最后一个场面是由起重机吊起一根钢梁,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缓缓上升,直达楼顶。总的看整个过程十分俭朴低调。 谁能想得到陶砚瓦还没到点儿就退休了!别说机关的人们不清楚,就是与他朝夕相伴的弄国学馆的这些同事们,也没想到。 退休了,就不用再操心国学馆的事情了,不用想着“使命光荣、责任重 大” 了。什么建筑风格、设计理念,什么招标开标、这家那家,通通跟自己没任何关系了。突然之间,陶砚瓦从这个舞台上消失了,甚至同时从那个剧场的后台和观众席上都找不见了,去到了一个相对远也足够远的地方。 用不着按时起床了。按党组安排,办了退休手续,就去杂志社上班了。这个单位远在机关大院之外,在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办公。陶砚瓦名义上说是副总编,但只是分管两个专栏,确定了每期的内容,就由小编去忙活,他只需最后审读一下,签批一下,就算完工了。一不需要每天坐班,二不需要准点上下班。所以也不必想着哪个领导的脸色了,因为基本也见不着什么大领导了;甚至也不必想着哪个下属企盼的目光了,因为原来的下属也没谁来寻求帮助了。 无官一身轻! 陶砚瓦总结自己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三十年的公务员生涯,似乎在干同一件事情,就是切身感受国家、民族的文化脉动,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描摹出来,给现实和未来一点儿交代。他感觉到这是他的使命,虽然没有公职了,但这条路他照样往前走,该做的事情他照做。 陶砚瓦对自己说,嘿!小子!你的心理必须足够强大,必须战胜俗念,让职业生涯和退休生活无缝焊接! 他默念着罗曼?罗兰的话: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当然也要热爱退休生活。 怎样过好退休生活?他为自己制定了十六个字的方针: 国学为体,诗书为翼。随缘谋事,淡定修为。 想好之后,又默念多遍,心中一片光明。 陶砚瓦毕竟有完整的公务员经历,毕竟做过中国国学馆的筹建办主任,毕竟有诗词书法功底和一定成就,即使没有了公职,也依然在一些领域有影响,有各种组织、各色人等找他。有大学找他讲课,有文化项目找他咨询,有企事业单位找他写字,有作协、书协、诗词学会找他参加外出采风,等等。 搞文化建设,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有大量需求。不但是需要一个陶砚瓦,而 是需要许许多多的陶砚瓦。 这一个陶砚瓦基本是有求必应,站个台,讲个话,作个诗,写个字,他都能愉快胜任。 那天他接到沈婉佳一条短信,打开看时,只有几句诗: 本来识尽宦途难,只向诗中讨不安。 竟也追随赋归去,果然陶姓肯休官。 陶砚瓦一笑。回她: 也无容易也无难,只有良心消得安。 不为清名效先祖,但凭漫兴自休官。 本来机关的事情,特别是国学馆的事情,陶砚瓦都是尽量保持一点儿距离,尽量不打听,不议论。这次是机关通知,特别说是领导有令:要把当年筹建办的人员都请回来出席见证。于是,先后离开的陶砚瓦、张桐凤等五六人,都赶过来齐聚一堂,躬逢其盛。当场大家就攒了今晚这个局,而且是按约定过了正月十五的三天之内。 聚会开始,公推陶砚瓦讲话。陶砚瓦就站起来,官腔官调地说,我们曾因国学结缘,在一个团队里并肩战斗,砥砺前行,贡献才智,圆满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为大楼封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今日欢聚一堂,让我退休之后的小心脏, 怦怦直跳!当即作诗一首: 一道横梁上碧空,大楼封顶见奇雄。 举头堪慰曾襄盛,筑梦还期再御风。 恨不将来人踊跃,喜能渐近展融通。 眼前岂是寻常物,重塑国魂标巨功。 “标巨功”三字速度放慢,声调抬高。大家随之欢呼鼓掌。又随着一声:干杯!气氛陡然欢快热烈起来。 陶砚瓦又提议道,当年你们几个年轻人,前后脚搞“封山育林”,我们在忙于繁重工作的同时,还有个造人计划:好像顺序是朱立项、高可研、张开工、梁封顶,怎么样?谁按时完成了?奖励一杯!谁没有完成?罚酒三杯! 话音刚落,几个年轻人就互掐起来:朱立项、高可研、张开工都生了,应该奖励;王小彤肚子大了,怀上了二胎,一致认为是最快响应(享受)国家政策的楷模,应该给予重奖;只有梁继没“封顶”,一致认为该罚。 场面顿时火爆。 张桐凤笑道,某部委的三个项目比咱早许多年,咱去年跟他们一起拿地,咱这楼已经起来了,他们的地还在那儿亮着呢! 陶砚瓦说,想想咱是够快的。但咱再快,也还是比生个孩子慢好多啊! 大家又高声笑起来。 张桐凤又说,老陶你刚才那句诗“喜能渐近展融通”,“展”还“渐近” 了?是展陈方案弄出来了? 陶砚瓦说,我哪张桐凤说,我离开这么久,哪里知道?梁继还在,问他吧! 还没等梁继说话,陶砚瓦就说,诗是我写的,还是我来解释吧! “喜能渐近展融通”,我写的可是“渐近”,“渐近”什么意思,不用解释吧? “展融通”,要害是“融通”二字,你不融通不行,可一融通,你又做不出来。我想这都是明摆着呢。 梁继说,陶主任厉害!他刚才讲的就是让我们包括一把手操心难受的那个点、那个穴。 气氛又突然静下来。陶砚瓦就说,写诗嘛,抒个情,应个景而已。万言不值一杯水。来!咱们水也有,酒也有,干! 正热闹间,陶砚瓦手机在桌子上振动起来,屏幕还一闪一闪的。低头一 看,来电显示是“尚可(尚济民儿子)”。 陶砚瓦二话没说,拿起手机就往外走。 诗词、书法大家陈廷佑“龙脉”系列第二部,2019年中国文学年选佳作 一个基层士兵三十年官宦生涯,问鼎中国权力参赞中枢的人生逆袭 莫言、张抗抗、王跃文、何建明联袂推荐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词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