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资本论(为什么梵高受穷毕加索却很富有)

幸福资本论(为什么梵高受穷毕加索却很富有)
作者: (日)山口扬平|译者:袁光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50
折扣购买: 幸福资本论(为什么梵高受穷毕加索却很富有)
ISBN: 9787300208091

作者简介

山口扬平,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1999年工作于大型咨询公司,在参与大荣公司和佳丽宝公司的重建后,辞去工作并开始自行创业。后来创建了使企业信息可视化的网站,向证券公司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企业信息。2010年卖掉了公司,2012年又把公司买了回来。现在他一边受理咨询业务,一边经营公司,此外还执笔著书,做巡回演讲。所学专业是货币论及信息化社会论。 主要著作有《日本人不知道的新股本》、《企业分析力养成讲座》、《致想要辞职的你——能让您自食其力的好点子》。

内容简介

巨额负债不是债务而是债权 日本曾出现过投资基金的兴盛与参与企业重建的 高潮。2003年,日本政府性基金的产业重建机构出资 援助背负2兆日元巨债的大荣公司,可谓是日本企业 重建时代的大事件。 当时M&A的现场就像电视剧《大搜查线》里演的 那样,所有人都聚在公司最大的会议室听取工作安排 ,每台复印机都嗡嗡地运转着,厚厚的资料被发放到 每个与会者手中。秘书和工作人员都相当忙碌,大家 为了完成工作不分昼夜地奔走着。这种热闹得像过节 一样的状态起码持续了三个月。在这段日子里,有人 会在工作中交上桃花运(我可没摊上这样的好事), 也有人会因为工作的事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这我倒是 深有体会)。 大荣公司在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它通过提高销售量、提升采购时的交涉能力、 降低筹措成本,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主妇层人群等手段 ,获取了阶段性的胜利。不过好景不长,这种薄利多 销的经营模式就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质”的追求。于 是,大荣公司也在生活模式多样化的大环境下走到了 尽头。 如果不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商品,大荣公司就无 从获利。而且大荣公司购买店铺用地时的贷款数额相 当巨大,其带息负债高达2兆日元,而它的年均营业 额才200亿日元,这点钱连银行的利息都还不上。贷 款给大荣公司的那些银行虽然有做坏账的准备,但大 荣公司做抵押的物资却完全弥补不了这个巨大的损失 。所以大荣公司一旦破产,银行就会跟着倒闭,日本 的金融秩序也会变得混乱不堪。甚至可以说,大荣公 司要是垮台了,日本也离亡国不远了。 为了不让大荣公司破产,日本政府和经济界都希 望它能软着陆。所谓的“大而不倒”(too big,to fail)是指规模越大的企业。越不容易破产,因为国 家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是不会让它破产的。 这样一来,由于大荣公司的借款数额巨大,银行 就必须主动找大荣公司谈判,这样就出现了贷款方帮 助借款方摆脱困境的现象。 “千万不能让大荣公司破产!”投资基金出于这 种考虑,为其重建也投入了巨额资金。 在企业重建的浪潮中,私募股权基金也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 私募股权基金把集结到的大量的资金投资给了那 些不景气的企业,但是它拥有对资金的支配权。等到 企业价值与股价提升之后,私募股权基金就会卖掉所 持股份并从中获利。大多数基金都会对其想要收购的 企业说:“我们的介入可以使企业提升价值,对企业 来说是好事。” 可企业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做出裁员、削减岗位 等决定。有的企业甚至会以控股比率低为借口,背信 弃义地逼走曾经的合作伙伴。此时,能独善其身的只 有基金。说得再清楚点,基金是在未完成企业收购之 前就想好了出售策略(EXIT)。可见资本主义的游戏 规则就是如此,所以谴责基金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只 是质疑基金的这种谋利方式。 不过,基金在当时的环境中也确实创造过些许实 体价值。 尽管如此,生产价值却不是基金的“分内之事” 。与其说基金能生产价值,倒不如说它更善于玩钱生 钱的把戏。基金一旦筹到了资金,就会马不停蹄地去 搜寻能赚到更多的资金的项目。总而言之,像基金这 种为金钱而生的事物,终有一天也将为金钱而死。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