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里的阳光

枣树里的阳光
作者: 徐贵祥|责编:蔡晓欧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2.60
折扣购买: 枣树里的阳光
ISBN: 9787520517119

作者简介

徐贵祥,安徽霍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空军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中篇小说《弹道无痕》《决战》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明天的战争》《高地》《特务连》《八月桂花遍地开》《四面八方》等。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获第七、八、九、十届全军文艺奖,第四、八、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比小说精彩的是生活 张子雨的长篇小说《黑白布局》即将出版,我很高兴 。作为同乡同行,我了解子雨的才气,早在中华文学基金 会将其纳入“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家推出的时候, 我就开始注意这个同乡才子了。*近几年,但凡发现张子 雨的作品,我都要认真阅读。前不久《小说月报》(原创 版)和《中篇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分别刊载、选载 和连载他的中篇小说《树上停着一只什么鸟》,我曾问过 一些作家,大家对此反映都不错,可见此人才气灵气。我 对朋友们笑说:“看看,本哥们能够写出两本好小说,也 不是偶然、碰巧的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霍邱曾为古蓼国之地,东绕淠水,南倚群山,西襟豫 地,北负长淮。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哺育出一代又一代鸿 文硕士,造就了“文藻之乡”美名。清末有**文物鉴赏 家、收藏家裴伯谦,翰林学士李肖峰。新文化运动时期有 革命作家蒋光慈。新中国**任文物局长王冶秋,*有韦 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这样的“未名社”英杰。 八十年代有老作家陶锦源、王余九、苗振亚等。这几年, 一批青年作家开始在安徽乃至全国文坛崭露头角,如莽汉 、陈斌先、穆志强、柳冬妩、李训喜、张烈鹏、张冰等, 张子雨名列其中。陈斌先成为签约作家,柳冬妩成为“打 工诗人”的代表并获全国性大奖,穆志强作品多次被多家 报刊选载,张子雨多部小说被影视改编。特别是2007年, 张子雨和陈斌先同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路数来,当 真是风生水起,一脉相承。 霍邱也有个作协,其主要职能就是坐在酒桌边协商,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谁*近作品多了,影响大了,谁就 当**。承蒙他们谦让,这个非正式、松散型的临时机构 ,至今还是由我虚领“**”一衔,穆志强、陈斌先、张 子雨任副**,轮流常务。子雨主持工作次数较多,因为 喝酒是要买单的,当常务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掏腰包,在 这个问题上,子雨责无旁贷,谁让他是大律师呢。在霍邱 县作协或日“坐协”里,有三个人是中国作协会员,一人 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我们在一起很坦诚很友善, 相互之间对作品的看法直言不讳。不虚伪不虚无,言之凿 凿一针见血。我们在外面有了成绩,有了荣誉,感觉良好 ,但回到霍邱县,气焰立即就收敛了。霍邱县的那些文友 ,在一起说话直来直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有了成 绩大家打你的“土豪”喝你的喜酒,但你要沾沾自喜扬扬 得意,他们就会批评你围攻你,你只得老老实实地夹起“ 尾巴”。我这些年常回故乡,感到十分受益,为人作文都 有了一些长进。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评头论足,争高 斗低,谈笑风生,相互寻找“撞击点”。香港《大公报》 在一次刊文谈到“未名社”英杰时,特别提到过霍邱作家 的“抱团精神”。也正是这种“抱团精神”让霍邱有了一 帮作家群。 张子雨本职是律师,做得不错。可他精力旺盛,思维 活跃,好客助友,闲暇之余还爱好文学,爱好之极就自己 写。2001年才开始发表作品,但出道迟,起点高。我想这 得益于他长期的生活积累。他的**部中、短篇小说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