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了不起

每个人都了不起
作者: 梁永安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9.90
折扣购买: 每个人都了不起
ISBN: 9787513942850

作者简介

\\\"梁永安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曾任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冈山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电影、城市文化、青年文化。 著有后现代文化研究专著《重建总体性:与杰姆逊对话》,历史小说《王莽》,传记文学《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文学评论《梁永安的爱情课》《文学七日谈》《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文化评论《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电影研究《梁永安的电影课》,散文集《日常》。主编“与西方思想大师对话”丛书。 \\\"

内容简介

\\\"攀爬:小镇做题家,奋斗到哪里才是个头 为什么要先讲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当前青年一代普遍感受到的一个痛点。很多人从乡村、小镇来到城市,来上学或者工作,总的来说是来奋斗、打拼。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过程太艰难,就像攀岩一样,看不到尽头。之前看到一位网友说自己作为一个小镇青年,原生家庭的底子很薄,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很难实现跃迁,费尽艰辛取得的收获是别人的基本线,他很自卑、无力。 这样一来,心里就有了一个大的疑问,难道这辈子都要被人甩在后面了吗?这个问题就像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幻灭》中的情节:一个人从外省来到巴黎,奋斗了半天,终成一场幻灭,他觉得城市对他是重重的封闭,没有给他提供什么通道,反而大家都在打压他。这种理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就太大了。 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攀爬之苦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有这种苦也是必然的。我们知道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前搞大锅饭,人们没有积极性,劳动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有的人有强烈的创造和致富的欲望,也释放不出来。改革开放之后,之所以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要激发这种动力,让人内心的追求实现飞升。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今,中国社会创造出了巨量的财富,但是很不均衡。社会学有一个二八定律,社会上20% 的人拥有80% 的财富。中国发展到今天,2020 年我们的人均GDP 达到了1.05 万美元,这是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按照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库兹涅茨所描绘的,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将要进入发达阶段却还没有进入的时候,还是需要强大的动力往前走。经济需要强大的推进力,需要人的欲望支撑,所以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此,社会财富的分配是非常不均衡的。 再往前走一步就不一样了。再往前走一步,就能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大的中产阶层。他们的共识、生活方式、生活细节基本上都精细化了,国家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以及整个社会的机制也在逐步地完善,不再需要调动极少数人的财富欲望,去推动社会的发展了。这时候,国家会比较多地注意到公平问题,我们正好处在最难的阶段,大多数人都在经历不均衡的苦,一个原生家庭底子薄的人来到这个阶段,就显得特别艰难。我们现在上升的通道这么狭窄,好多人就是靠考大学,靠大量做题,靠成为小镇做题家而谋求出路的。 其实今天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很艰苦。底层有底层的苦,中层有中层的苦,上层有上层的苦,因为这是一个变动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有一点危机感。 在欲望丛林中挣扎的中层 我们的底层,他们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层。什么叫中层?美国社会3亿多中层的愿望是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学比较热门的专业,等毕业了,一个硕士一年可能拿到十三四万美元,三四年后变成一年30 多万美元,每年休年假跑到欧洲去滑雪,这个通道看着特别光鲜。 但是中产阶级有一个问题,他们也怕掉下去。社会竞争有一个摩尔定律,硬件不断地更新,社会时刻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潮流,各种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起起落落,每个人所拥有的东西也不是铁打的,这就导致阶层焦虑非常明显。尤其是中产阶级,他们还要考虑自己的后代,怎么保住阶层,保持住生活中基本的安全感,这是他们要考虑的。 中产阶级还有个特点,他们还有往上走的欲望,这种压力也很大。比如,我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做银行金融的朋友,他们住在一百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作为中产阶级,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什么?是自己的这个阶层里还有上端,还有住170 平方米房子的和住230 平方米房子的人。他们就会觉得不均衡,生活的目标就是再多挣点钱。换了170 平方米的房子后又觉得不幸福了,那就再买一个230 平方米的房子。他们这一辈子,看不到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这里面的价值空洞就非常明显,20 世纪90 年代有个电影《美国丽人》,就描绘出了中产阶级的空虚。 中产阶级是最容易格式化的,大家都按照一个方式来生活,西方现在大量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在讲述这个问题。现代人从底层社会往上攀爬,往往以后回想起来的不是苦,可能还算是比较快乐的,因为你要追求的东西很明确:稳定的工作、城市户口……等你攀爬到中产阶层以后会发现,目标消失了。我觉得我们中国十几亿人,10 年之后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困境,就是目标消失。奋斗了半天,而没有明确的方向,突然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那种茫然比你现在的痛苦还要厉害。人最怕没有内在的价值感和方向感。 我遇到的一些公务员对此深有感慨,他们忙了一辈子退休了,跟我说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干了什么。 \\\" \\\"1. 复旦大学“zui受欢迎老师”、B站粉丝超100万、被称为当代青年人“嘴替”的宝藏教授梁永安全新力作! 2. 996、内卷、躺平、KPI、大小周、35岁、社畜、打工人、小镇做题家……30个热议话题,让你在抉择时刻坚定内心想法,过上真正向往生活! 3. 基于新世相高分课程《工作之苦》,每个年轻人都值得一读的人生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