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探险笔记-雪域探险

科学家探险笔记-雪域探险
作者: 张文敬|编者:刘君早|
出版社: 明天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科学家探险笔记-雪域探险
ISBN: 9787570823369

作者简介

张文敬,四川省旺苍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冰川与生态地貌和环境研究数十年,先后赴喜马拉雅山、天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源头等地区科学考察数十次;两次赴北极,四次赴南极科学考察。已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及科普文章200余篇,出版科研专著和科普图书20余部。其中科普作品曾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三等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图书奖”和“首届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图书银奖”,被中国科学院授予“十一五科学传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四川省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杰出科普作家”荣誉称号,2014年底被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四川省资深科普作家称号。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生螺髻山山地教学科研基地顾问和指导教师。

内容简介

在珠西沟与豺狗擦肩 而过 大约是1976年5月28日 ,我们坐卡车来到珠西沟 内一处水网交错的古冰川 扇形沉积滩上,准备选定 大本营营地和冰川水文站 站址,同时建立大本营气 象观测站,然后再上珠西 冰川建立冰川综合观测站 。 5月下旬是冰川开始消 融的季节,雨季即将到来 。两侧山坡上的季节性积 雪开始“酝酿”雪崩。看来 珠西冰川景观过程真正“ 繁忙”的时间还未到来, 我们选择这个时间进山开 展科学考察算是找对了时 机。太早了,一必冰川, 系蛀的自然地理过程观察 不到;太晚了,冰川大规 模消融,季节性雪崩会堵 塞山道。雨季洪水更是一 只拦路虎,将你挡在山外 ,让你上不得冰川。那样 一来,整个科学考察计划 准得泡汤!大家正忙着察 看地形测量水位,我给李 先生打了个招呼,说到上 游方向看看上冰川的山路 就回来。李先生头也没抬 ,说了声“快去快回”,又 忙着和水文专业的杨锡金 老师讨论建立水文站的事 去了。 顺着一条羊肠小道, 我信步向珠西冰川末端方 向走去。在我的考察生涯 中,我总是控制不了自己 对冰川研究的热情,不止 一次只身一人深入渺无人 烟的冰川区。尽管心里提 醒自己别往前走了,可是 双脚似乎受到一种力量的 驱使,就是不听自己的使 唤,以至于离大本营越来 越远。如今回忆几十年的 冰川考察生涯,我虽然多 次让自己身陷这种令人后 怕的处境,但每次还都能 化险为夷,平安返回,想 来也是万分幸运。 羊肠小道在茂密的原 始森林中穿来拐去,一条 流量不太大的山溪不时与 山路并行相伴。巨大的古 冰川漂砾下盘扎着墨脱青 冈(青冈树俗称橡树)或易 贡冷杉的粗大根系,林中 高大乔木上的寄生和附生 植物或垂帘倒挂、或古藤 攀缠。猛地抬头,一双小 而亮的黑眼睛正在前方的 树枝上望着你滴溜溜地转 呢!原来是一只小松鼠正 惊异于我这不速之客的到 来。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小家伙却头一扬,尾巴 一竖,嗖的一声跳得无影 无踪。小松鼠的出现让我 乱想:那幽深的石洞里, 那黑魃魃的树林中该不会 有什么大型动物吧?狗熊 我不怕,只要不狭路相逢 ,这种杂食性动物是不会 主动攻击人类的,我怕的 是山猪、野豹和豺狼。 我又听见了一阵窸窣 声,扭头循声向山溪对岸 望去,原来是一只美丽的 珍珠鸡引着一群小雏儿在 林间腐叶中觅食。一阵林 涛过后,我又仿佛听见了 人的欢笑声,是真有牧民 在附近活动,还是错觉? 我试图再次辨别山风中人 语声的时候,其又被林涛 的沉吟和山泉的咆哮淹没 …… 顺着山路向上走了四 十多分钟的时候,高度表 标示我所在的海拔位置与 冰川末端不相近,于是我 放弃继续走山路的打算, 一头钻进了茫茫的林海中 。我判断向右再爬过一座 冰碛垄便会“别有洞天”, 一定会走出森林见到冰川 的。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