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芭蕉·芜村·一茶:俳句三圣新译300
ISBN: 9787559642264
松尾芭蕉 まつおばしょう 1644 ~ 1694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有日本“俳圣”之誉,被芥川龙之介称为“《万叶集》以后最伟大的诗人”。芭蕉的俳句上承日本和歌与中国诗文的古典传统,融汇人生即旅、诸行无常的存在哲学,在其手中,古典俳句艺术被推至顶峰。 与谢芜村 よさぶそん 1716 ~ 1783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是日本古典时代承上启下式的俳句巨匠,同时也是名载史册的画家。其俳句有极强的画面感,又富有幽玄的趣味。芜村创造了感性、浪漫的俳风,后人常将其与芭蕉相提并论。 小林一茶 こばやしいっさ 1763 ~ 1827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十五岁习俳句,早早赴江户谋生,曾到京都、四国等地流浪,晚年回乡定居,儿女却先于自己离世,困窘寂寥直至病故。一茶一生创作俳句两万多句,后人称其俳句风格“自嘲自笑,不是乐天,不是厌世,逸气超然”。
松尾芭蕉(まつおばしょう,1644—1694),有“俳圣”之称,是日本最著名的俳句诗人。俳句是非常简洁的日本诗歌形式,由5—7—5共十七个音节组成,始于十六世纪,几经演变,至今仍广为日人喜爱,甚至在世界各地引起回响。俳句具有含蓄之美,旨在暗示,不在言传,让读者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对于全世界读者,芭蕉几乎就是俳句,就是日本诗的代名词。他1686年所写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青蛙跃进:/水之音),简直就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样脍炙人口。 如此魅力乃因芭蕉生逢其时。他崛起于民智渐开、文化蒸蒸日上、方施行锁国政策的江户幕府时代,当时“俳谐”两大门派——坚持传统、注重诗歌规则、依循古典的“贞门派”,以及滑稽诙谐、追求清新奇巧、不拘形式的“谈林派”——先后由盛而衰,社会上酝酿着一股氛围:期盼出现某种新诗歌形式,某种新俳风。而芭蕉如天才般适时出现,将俳句从因过于追求诙谐而渐流于戏谑、卑俗之窘境,提升至具有丰厚洞察力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他题材、风格多彩多姿,且言之有物,怀抱“风雅之诚”,诗之趣味与生之况味并容,禅机与生机兼具,力求不断翻新、超越。他赏识传统但不受制于传统,景仰中国古典诗人与西行等日本大师,但在取法古典时,犹存留自己鲜明特质,甚至青出于蓝,更加鲜活生动。 芭蕉一生自由不羁,浪迹四方,通过旅行发现新事物,对万物抱持无穷的好奇心,而非安于所居、一成不变。他将旅途中的见闻与体会写成一本本“俳谐纪行文”(俳句与散文混合的游记),包括《野曝纪行》(1684—1685年之旅)、《鹿岛纪行》(1687年之旅)、《笈之小文》(1687—1688年之旅)、《更科纪行》(1688年之旅),以及最广为世人所知的《奥之细道》(1689年之旅)。1689年3月27日,芭蕉从江户“芭蕉庵”出发,由门人曾良伴随,开始其历时五个多月、长达二千四百公里的《奥之细道》(奥羽北陆)之旅,至同年9月6日离开大垣结束全程。 芭蕉于1694年4月完成《奥之细道》一书的写作。5月,从江户启程返乡进行其生命中最后一次旅行,经岛田、鸣海、名古屋、伊势等地,于月底回到家乡伊贺上野,停留至闰5月中旬,又往大津、膳所、京都等地。9月9日至大阪,次日晚上恶寒、头痛发作,之后仍抱病与弟子相见,病情日益恶化。10月8日旅次病榻上吟出其辞世之诗——“旅に病で梦は枯野をかけ回る”(羁旅病缠:梦/回旋于/枯野)。10月12日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1.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并称日本俳句三圣,本书从三位俳句大师一生创作的俳句中各精选100余首,囊括各种题材、类型佳作,并附上精辟注解与日语原文,以助读者了解日本俳句的诗情世界。 2.精装典藏,名家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