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2.30
折扣购买: 锅碗瓢盆
ISBN: 9787570227648
张羊羊,1979年5月生于江苏武进,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习作散见《钟山》《散文》《天涯》《大家》等刊物。有诗集《马兰谣》《绿手帕》,散文集《庭院》《旧雨》《草木来信》《大地公民》《锅碗瓢盆》等出版。现供职于武进图书馆。
自序 奶奶走了。她做过许多清贫年月的菜,好吃,比如水焖蛋,我还没来得及学会。这是一种遗憾,一种遗憾就像一块砖,我的身后,已有一堵墙了。 熟悉我的人,都晓得我不太爱吃菜。尤其几个心疼我的,饭桌上一坐下,就会先夹两筷菜放我碗中,然后以命令式口吻:“吃完这点菜才允许你喝酒!”每每此刻,我的心里是感动的。 我这样一个有轻度厌食症的人,来写一本关于吃的书,想想有点贻笑大方。一个从来不吃羊肉的人居然写过一篇《全羊宴》。 我只是会做几个家常菜,除了家人,一些来我家里吃饭的朋友吃了说蛮好吃的。可奇怪的是,给我几样新食材,我瞎烧烧也会烧得很不错。我不太好意思说,这也许也是一种天赋。 说我喜欢做菜吧,也谈不上,因为我洗碗也会像做菜那般认真,谁又会说自己喜欢洗碗呢?因为这就是你的日常生活。小时候大人忙,土灶边,妹妹烧柴火我做菜,大人回来就有现成的饭吃了。如果我有一个姐姐,我就是那个烧柴火的弟弟。我的爱人虽然是姐姐,家里却用不着她妹妹烧火她烧菜。 从菜场选菜、择菜、做菜,配上合适的餐具。做好了,我只是稍微吃几口,然后看着家人和朋友吃,特别愉悦与满足,然后洗好碗筷。我喜欢一个人完成整个过程,若有人参与了其中一个环节,对我来说就是不完美的,这可能是一种癖好。 所以,我一直在做饭中,做到老。我以前甚至想过,我先走了,留下这个不会做饭的老太婆怎么办?这几年外卖越来越丰富,也用不着操这个心了。 我给《散文》写过亮月饼、猪头肉、炒米,给《鍾山》写过米酒、豆腐、馄饨,给《香港文学》写北瓜丝饼、阳春面、春卷时,周洁茹说,我俩一人给故乡写本关于食物的书吧。我说好啊。零零碎碎地写着这些短文。洁茹问过我几次写完没,加上谢雪梅女士在报纸上给我辟了块“故乡的食物”的自留地,催催写写,就差不多有了这样的一本书。周洁茹还问过我一个问题,你写的植物难道不是食物?我说当然是食物,好吃的当食物吃,不好吃的当好药喝。包括我写的动物大多数也是食物。 这本书写的是家长里短,难免写得啰嗦了点。写完再读读也就几篇稍微满意的,我读书就很偏食。像我做完一桌菜,自己只是吃几粒花生米或螺蛳一样。 从《米酒》开篇到《草药》收尾,我乐意与你举杯共饮,更乐意与你相约各自照顾好身体。等我再老的时候,我想有一幅情景总会在眼前浮现:系了围裙的姆妈,在灶披间煮着一家人的前程。 二○二一年立秋 1.青年作家张羊羊书写日常生活中的70余种食物,寻找食物与生活的隐秘关联。 2. 鲁迅文学奖得主夏坚勇、《鍾山》杂志主编贾梦玮、著名评论家何同彬、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倾情推荐。 3.内附28幅精美彩插,量身定制,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