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工作法

稻盛和夫工作法
作者: 黄震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50
折扣购买: 稻盛和夫工作法
ISBN: 9787557033668

作者简介

"黄震 湖北嘉创半导体企业创始人。毕业于郑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大学EMBA。 研究稻盛和夫心学多年,对工作力求完美,被业界誉为“用生命奔跑的人”。 代表作:《工匠精神》。"

内容简介

"试着去改变对现有工作的态度 充实的人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个是喜欢上从事的工作。一个人碰上喜欢的工作的概率非常小,大概不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去寻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表示,想让自己喜欢上现有的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对工作的态度。 很多年轻人认为,对待不喜欢的工作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换了就是了。或者就算留下来了,也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一边做一边想着换工作。尤其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从校园到职场,经历了惶恐、迷茫后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应现有的工作,但迫于生活压力只好勉强接受,以凑合着干的消极心态对待工作,原本的一身朝气变成了一身暮气。但这种不情不愿的工作态度只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痛苦,很难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稻盛和夫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不喜欢的。他从县立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系毕业时,正赶上日本经济一片萧条,就业形势很严峻。想要去的公司不招人,无奈的稻盛和夫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入松风工业,成为一名技术人员。 当时的松风工业是一家又小又破的陶瓷厂,因为管理层内斗不断,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第一个月该发工资时,公司领导却说:“现在没钱,大家等一等。”有同事调侃道:“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连媳妇都娶不到。” 后来,与稻盛和夫一起进入工厂的几个同学都跳槽了。稻盛和夫和另一个同事也商量着去参军,然后他给家里写信,请家人把户口本寄过来,报名参军时需要用到。结果,和他一起做决定的同事顺利走了,他却迟迟没有收到家人寄来的户口本。 看着同事们一个个另谋出路,自己却只能待在这个倒霉的公司,稻盛和夫对此感到很沮丧,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绝望感让我几乎精神崩溃。”后来他才知道,是哥哥不肯给他寄户口本。哥哥责怪他不懂事,家里倾尽全力供他上大学,他好不容易托老师的关系进入京都的公司上班,却没上几个月就不想上了,简直是忘恩负义。 在那段孤独的时光,支撑稻盛和夫坚持下来的主要动力是他的妹妹。妹妹辞掉原来的工作,在陶瓷厂附近找了一份包装奶糖的工作,承包了他的早餐和晚餐。在这期间,稻盛和夫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想,既然走不了,老是抱怨也不是办法,就算辞职了,未来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吗? 还不如改变态度,努力把眼下的工作做好。 稻盛和夫下定这个决心花了大约半年时间。之后,他卷着铺盖,拿着吃饭的家伙住进实验室,一头扎进对新型陶瓷的研究中。遇到不懂的知识,他就去大学图书馆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当时还没有复印机,他看到重要的内容,就马上抄下来。他还向美国陶瓷协会借阅论文,一边查字典一边翻译。虽然当时的他手头拮据,但还是坚持买了一些研究需要的书。 接着,稻盛和夫根据这些资料、书本上提供的方法去做实验,有了实验结果,再寻找新的理论解释,然后再做新的实验……他想:“这样的研究,大学里估计不会有吧,说不定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呢。”枯燥的研究因此变得熠熠生辉起来。 稻盛和夫发现,在不断重复的研究过程中,之前的不顺都悄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接连出现的优异的研究成果。他开始频繁得到上司的表扬,并被公司寄予厚望。最重要的是,自从转变了对工作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稻盛和夫觉察到了陶瓷行业的魅力和前景,工作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开始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也越来越喜欢它了。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稻盛和夫成功合成了全新的高频绝缘材料镁橄榄石。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让公司的董事们都开始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另眼相看。 稻盛和夫说,要想改变自己不如意的现状,就得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错误的想法,摒弃精神上的负能量。如果他当时没有转变态度,没有爱上自己的工作,一直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怎么会有后面成功的机会? 喜欢的工作,如同一座空中楼阁,美丽却不太切合实际,能恰好拥有它,拼的多是运气。而对多数人来说,工作就是一座真实的房子,或许不是自己喜欢的模样,但贵在能遮风挡雨,能给自己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 如果喜欢的工作没有降临在自己头上,那就试着喜欢上自己现有的工作,在把自己的房子修缮得更加坚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打磨出光亮。 像和喜欢的人谈恋爱一样迷恋工作 坠入爱河中的两个人再辛苦也不会觉得苦。学会和工作谈恋爱,你的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稻盛和夫 每个人都喜欢恋爱的感觉,喜欢两个人相处的甜蜜,喜欢彼此互相牵挂的幸福。如果我们可以像喜欢谈恋爱一样喜欢工作,那我们还会觉得工作枯燥无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年轻时代的稻盛和夫虽说十分看重工作,但也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上班恋爱两不误。晚上下班后,他会盛情邀请自己喜欢的女孩一起去看电影,然后送对方回家。本来两人乘坐的电车可以直接到达女孩家附近的车站,但稻盛和夫为了和女孩多待一会儿,会拉着对方在目的地的前一站下车,走很长一段路后才将对方送回家。 事实上,稻盛和夫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在约会之前,他已经十分疲惫了,可他还是愿意陪着女孩走这段路,并且乐此不疲。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解释,这种状态就是“有情人相会,千里变一里”。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热恋期情侣的大脑会无意识地下达一种指令,使身体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将其称为“爱情荷尔蒙”。由于荷尔蒙的作用,人们会表现出充满激情的状态。激情是情绪的一种外化表现,源自人们内心对某些人或事物拥有着强烈的情感。当人们处于充满激情的状态时,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调动全身的力量,驱使自己完成工作目标。 而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工作“谈恋爱”。如果我们能够像对待恋人一样对待工作,怀着满腔热情去迎接每一项工作内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那么这个过程会反馈给我们类似于恋爱般的奇妙感受。因对工作过于投入,有的人经常一工作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这些“工作狂人”之所以会陶醉其中,和其身体内分泌的荷尔蒙密不可分。 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往往会怀揣着美好的想象开始他们的职业之路,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每一天都干劲十足。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因各种问题而逐渐降低,到最后索性将自己当作一个工具人,才刚上班,就眼巴巴地盯着下班,完全以一种应付的状态对待工作。 有人问潜能导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如果我不爱自己老婆了,该怎么办?”史蒂芬回答说:“那就去爱上你的老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信念。 如果有人问稻盛和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怎么办?他的回答会和上面的答案类似,那就是“去爱上你的工作”。关键就在于“去”,用“去”这个行为来建立“爱”的信念。 关于“热爱”的问题,不妨倒过来思考,既然由热爱而沉迷的情况可遇不可求,那就用沉迷来催生热爱。这种方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正反馈效应”,即不管喜不喜欢,先将精力投入进去,竭尽全力去争取某个成绩,当真正做出该成绩时,你就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称赞,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这些感觉会催生出更多的动力和信心,推动你继续完成这项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至此,爱上这份工作就只剩时间的问题。 在坠入爱河的人眼中,恋爱只有甜蜜和快乐,不管怎么折腾都不会觉得累。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可以保持恋爱的状态,自然一切困难都将不在话下。正因为迷恋,旁人眼中看似枯燥、乏味的事情都会让自己格外沉迷;也正因为迷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身处什么样的艰苦环境,自己也都能坚持下去。 因此,我们要每天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加油,尝试将那些负面的情绪甩到一边不去理睬,像喜欢恋人一样喜欢自己的工作,像对待恋人一样对待工作。在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一段感情中时,当恋人生气时,我们会耐心地哄他开心;当恋人伤心时,我们会积极地安慰,一切都以恋人为主。而我们对待工作时也应该如此,做到一切以工作为主。 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抛弃自己的负面想法,任何与抱怨、失望相关的情绪都不应该长时间的存在。努力让自己爱上现有的工作,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这么有激情。" "稻盛和夫作为世界知名的企业家,不仅管理企业出色,同时也写了很多的畅销书,其思想影响了无数年轻人。 这本书浓缩了稻盛和夫在工作方法方面的思想精华,力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让广大读者能够以物美价廉的价格收获更多有用的内容。可搭配《稻盛和夫心学》一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