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修订典藏版)

菊与刀(修订典藏版)
作者: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译者:闻静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菊与刀(修订典藏版)
ISBN: 9787514358643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生于纽约,1948年病逝。曾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二战期间,对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民族性进行研究。著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菊与刀》等,其中尤以《菊与刀》影响巨大。

内容简介

美国与许多强大的国家发生过战争,与日本也刚 刚发生过全面战争。但在所有的对手中,日本人的脾 性是最为古怪,最令人琢磨不透的。这个强敌不论是 行为还是思维习惯都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是 截然相反。这种情况在其他战争中从未有过,所以我 们必须认真对待,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我们和1905 年的沙俄政府(注:1904年爆发沙俄战争,1905年结 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的作战对手来自于同一个 民族,这个对手的文化体系不属于西方传统文化,但 全民皆兵,整个民族都经过充分的武装训练。对于一 些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共识的那些出于人道的战争惯 例,对日本人来说,则几乎毫无意义。这样一来,太 平洋战争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它不仅仅是进行一系 列的岛屿登陆作战,或是克服艰苦卓绝的后勤工作, 对“敌性”的熟悉更是当务之急,因为要想与之抗衡 ,就必须要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了然于心。 很明显,这项任务困难重重、异常艰巨。之前日 本一直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开国门的历史也仅仅 有短短的75年,人们对日本的描述,也往往使用一些 很荒谬的让人困惑的词语,比如“然而……却又…… ”此类,在描述世界其他民族时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 况。我相信任何一位严谨的人类学专家在谈论其他民 族时,都不会先说他们温文尔雅,知书达理,随后再 赶紧补上一句:“然而,他们的性格又蛮横又倔强。 ”也不会说“他们非常顽固”,却又说“但是,他们 对暴力革命充满极强的适应力”;或者说他们性格温 顺,却又对上级的约束和管教不会轻易服从;一边说 他们本性勇敢,又说他们十分怯懦;说他们爱面子, 但做事时会考虑别人的想法,善于换位思考;说他们 忠诚厚道,又说他们“内心充满了怨恨和叛逆”;又 说他们善良真诚,对西方文化充满了渴慕,但又说他 们墨守成规,是顽固的艺术家如果尊崇和热爱,如何 钟爱于菊花的栽培,而后再写一本书来补充说明这个 民族如何崇尚武力和刀剑,如何对武士道精神充满了 憧憬和向往。 但是,当谈论日本时,上述所有这些纵横交错的 几乎呈现出两极的矛盾都会出现,并且,让人无力应 对的是,这些矛盾都真实存在。刀与菊的矛盾,看似 充满不和谐,却是一幅画面的两个组成部分,不可分 割。日本人既争强好胜但又非常温柔;他们推崇武力 却又酷爱美丽;执迷不悟却又狡黠善变;自负桀骜却 又温文尔雅;忠心不二却又极易叛变;勇敢却又软弱 ;性情既温顺却又不甘当提线木偶;墨守成规却又渴 望新潮。他们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如 果他们干的那些坏事,或者有什么劣迹不被别人知道 ,他们就会很容易被罪恶所征服,继续不断地犯罪。 在日本的军队里,那些士兵虽然已被驯的服服帖帖, 但仍有很强的反抗性,时常会发生攻击上司的事件。 美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了解日本,所以上面提到 的这些矛盾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还有那让人纠结和 心烦意乱的问题,也都不能视而不见。接二连三的危 机一再出现。下一步日本人会打算做什么呢?他们又 会采取什么策略呢?我们能否不进攻日本本土,就让 他们缴械投降呢?我们是否应该对日本皇宫进行轰炸 ?日军的俘虏,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帮助呢?在对日 本军队及民众宣传时,我们该说些什么才能既拯救美 国人的性命,同时又能削弱日本人那种负隅顽抗的决 心呢?在熟悉日本国情的专家眼中,这些问题存在着 异议。如果实现了和平,为了维持秩序的稳定,就要 对日本实施永久性的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要与那些 顽抗到底的激进分子准备进入日本深山老林的每一个 要塞展开激战呢?日本会不会在世界和平到来之前, 发生一场变革呢?就像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一般呢? 那又有谁来领导这场革命呢?还是日本只能走上灭亡 的道路呢?我们对这些问题,作了种种的推测,却是 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