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陕北(从红军到八路军)

铁流陕北(从红军到八路军)
作者: 萨苏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铁流陕北(从红军到八路军)
ISBN: 9787547723661

作者简介

萨苏,本名弓云。北京人。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军史作家。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特约主持人。 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入选者。《甲午祭》《铁在烧》等大型纪录片总策划。著有畅销书《京城捕王》《京城十案》《可怜的将军》《突破缅北的鹰》《铁在烧》《国破山河在》《京味九侃》等。

内容简介

看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探 寻的故事。这件事情引发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对红军 在大渡河的战斗进行了一番探寻,结果发现,红军和 川军的这群“小诸葛”们的斗智斗勇,竟然精彩迭出 ,有些情节令人吃惊。 整个大渡河战役的序曲,是一场小得没有伤亡的 战斗。中央军红军先遣队,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的杨 得志团在1935年5月24日顺利通过彝区,飞速赶到离 安顺场渡口约六十里的擦罗小镇,将其拿下。驻守擦 罗的只有几十个民团,被全部缴械,红军无一伤亡。 擦罗虽小,却是四川军阀刘文辉的一个重要粮食 仓库。刘文辉本来计划将其转移,但是红军的进军实 在太快,他还没来得及做转移的部署,红军就通过了 彝区,到达了擦罗! 红军在此处缴获了多达二十万斤大米和其他粮食 ,每个士兵都把自己的米袋(米袋可以装五天的粮食) 装得满满的,带不走的就全部分给了当地的农民。贫 苦的农民们自然非常高兴,刘文辉的损失可就惨重了 。 毛泽东、朱德等人到达擦罗以后,看到这个胜利 也很高兴,但是心情仍然很沉重,因为红军的形势仍 然非常严峻。确切地说,红军到达大渡河的时候,局 势相当凶险。 红军是通过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彝族区到达大渡河 畔的。中央红军从苏区出来的时候有八万多人,经过 湘江血战之后还剩下不到三万人。由于民族政策做得 好,红军行军迅速,没有在彝区耽误一点时间,这一 点大大强于当年的石达开。虽然顺利经过了彝区,但 是红军的危险并没有减轻。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川军 各部已经抢先占领了大渡河附近的各大渡口,而薛岳 的十万追剿军也靠近了彝族区边缘的冕宁,很快就会 通过彝区,赶到汹涌的大渡河沿岸。十万国民党中央 军离红军不过只有四五天的路程。按照蒋介石的计划 ,前后堵截,大渡河附近就是全歼红军的最好战场。 敌众我寡,红军如果这个时候和敌人展开决战的 话,后果不堪设想,唯一出路就是突破大渡河,杀入 四川腹地,再转而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关键问题就是 大渡河能不能过得去。 大渡河流域是一个“L”的形状,最后和岷江交 汇。红军渡河地区在“L”的一竖处。红军是沿着左 岸靠近大渡河的,需要越过大渡河到达其右岸。大渡 河的水量特别丰沛,达到什么程度呢?在红军渡河的 安顺场,水深达三十米,和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 尔湖相等,所以在这个地方架桥是很困难的,而且水 从上游下来的时候,因为海拔落差比较大,所以就像 半个瀑布一样奔流而下。这种情况之下,加之对岸还 有敌军在阻截,红军怎么能够渡河呢? 水流湍急的河流,往往越向上游的地方越险,越 不好渡,下游河面则宽阔一点,相对来说水流舒缓, 好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