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我不代表真理我只代表你
ISBN: 9787510851537
侯虹斌,女,作家,编剧,**媒体人。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长信宫词》,学术散文集《怕是**负佳期》、《红颜——女性千年的荣耀与哀伤》、《偶像生猛》等。现为腾讯大家签约作家,新浪智库委员。
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 那些人到中年,略微有点权势有点金钱的男性, 即便身着**,也是一副精神委顿的模样,仿佛不管 外界如何花俏,他也能随身携带着一个丑陋的世界。 2014年3月,历史学界大学者史景迁去北京做讲 座,我在广州无缘得见,心情澎湃。崇拜他有无数个 理由,至少我认真读过他的多本著作,他对历史的洞 见和才华令我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然而 ,不能不说还有一个理由:因为他帅。 有一期《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专题就是史 景迁,封面上,史景迁雪白的头发雪白的胡子,在光 影中凝视着幻灯屏幕上的中国古碑拓片,那专注的神 情仿佛有圣洁的光。当时有一篇网文,题目就叫作: 《史景迁:可能是历史学界里*帅的文艺青年》。除 了对其学术地位和师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之外, 还对这位长得跟老版007肖恩·康奈利几乎一模一样 的老头子的外貌来了这么一段话:“我们评过*帅汉 学家,史景迁毫无悬念地***,甩开第二的卜正 民和第三的安克强几个身位。至于卜正民和安克强长 得什么样子,这么跟你说吧,一个是苗条版施瓦辛格 一个是矮胖版布鲁斯·威利斯……” 其实,仪态万方的西方学者很多,上文提到的安 克强,据说来中国的高校开讲座的时候,百来人的报 告厅里,无论男女,都被其风度所深深折服。 反观我们的一些中国学者和作家呢? 这里不想谈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和作品水准写作情 怀,说起来太复杂了;但能否长得好看一点点,在你 们的文章不忍卒读的时候,至少模样能让我们养养眼 ? 这方面,中国学者、作家和西方(包括*本)学者 作家的差距,只怕比作品的差距还大。 不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吗?不是“书中自有 颜如玉”吗?以前,我真以为多读书人自然就会漂亮 一点气质好一点呢,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书多读 一点,明理的可能性大一点(也仅仅是可能性而已), 但除了让自己变成四眼妹之外,对外貌毫无裨益。坦 白说吧,在老天赐予了自己一副尊容之后,要想好看 一点,尤其是三十岁以后,别无他法,只有靠运动、 锻炼、坚持用好的护肤品、挑贵的衣服、多跑美容院 ;再加上天资和好品位。 近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方男性获奖者,从奈 保尔、库切、帕慕克、克莱齐奥、略萨等人,无不风 度翩翩,各有风度擅场,个个都堪称老帅哥。并非西 方人天生就一定比东方人好看,如果拿中国*出挑的 那一拨影视明星来比较,只怕东方美人容貌的保鲜期 还超过西方明星。这说明,只要东方人费心打扮、注 重仪表,并没有先天劣势。但为什么咱们这些不靠外 貌吃饭的普通人,尤其是中年以后的男人,对自己的 形象如此不顾惜,丑,就让它丑到底呢? 我特意以学者和作家为例,是因为他们本该是智 识的精英,有品位有文化,经济上即便不是大富大贵 也断不至于匮乏;如果连他们都任由自己蓬头垢面、 挺着怀胎六七个月的大肚子,穿着城乡接合部的不合 身老头衫,脚踩一双一百年没有擦过油的皮鞋——那 么,平常的男性就*等而下之了。 唉,你们就非得让人一点想象的余地都没有吗? 刘晓庆抱怨说,中国的女人太早放弃自己了。为 了表示不放弃自己,刘晓庆使出吃奶的劲儿来捣饬自 己。她不知道,中国的女人虽然已经够不注重外表了 ,穿着花睡裤、从不做头发就敢**;可男人比女人 还不如,他们也穿着花睡裤,不梳头就**。是啊, 怎么着,这是我的自由,你奈我何呀。 的确没有办法。现在但凡看到一个打扮精细、搭 配讲究、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甚至还有一点清 淡香水味的男性,无论长幼,总叫人疑心:这是gay 吧?一打听,还往往猜对了。 由此可知,男性并非天性迟钝愚昧,并非没有审 美要求,他们只不过不屑于用在自己身上。这种人, 往往还缺乏锻炼;搞搞养生没问题,可越是对身材、 对塑形有益的健身,他们越是无意参与。他们压根就 打定主意,不会在外形上取悦女性。然而,如果他们 的求偶对象是男性,忽然一切就不一样了,似乎就值 得费心了,能力就恢复了。 *难以理解的是,那些人到中年,略微有点权势 有点金钱的男性,即便身着**,也是一副精神委顿 的模样,仿佛不管外界如何花俏,他也能随身携带着 一个丑陋的世界;然而,就是这种人,对女性的外貌 要求却极高,对年轻貌美的需求极为迫切,动辄个高 肤白貌美,细腰大胸长腿。这种白*梦,即便不是大 款或大官,他们也照样敢做。*可怕的是,很多时候 还真能实现。 这时,我是多么希望人类能像孔雀一样、像鸳鸯 一样,让雄性来负责美丽妖娆啊。可这是人类的世界 ,太难。这种丑陋的原因,就是男性的容貌与求偶没 有相关性。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许多人安全感**匮 乏,尤其是处于弱势中的女性;所以,许多女人对男 性的要求里,排名一、二、三的,分别是钱、钱、钱 。 既是如此,光是弄钱他们就已经身心俱疲了,还 何必有那么多臭讲究呢,美,又不能当饭吃。 而那些比我们走得早几步的西方**,他们已度 过了以果腹为目的的口唇期,即便是为了求偶,他们 也必须要美;因为光是钱,光是才华,还不够,还得 有性吸引力,还得看着**。 丑陋都是相似的,美却各有各的美。正如哈耶克 在《通往奴役之路》里所说的,“各个人的教育和知 识越高,他们的见解和趣味就越不相同,而他们赞同 某种价值观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我们希望找到具有 高度一致性和相似性的观念,我们必须降格到道德和 知识标准比较低级的地方去,在那里比较原始和‘共 同’的本能与趣味占统治地位。”所以,在我们这种 价值观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地方,基于饥饿感的道德( 也就是物质需求)是首要的,真、善、美,都是稀缺 品。 而在这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商 品社会里,却唯独缺少美,是多么令人沮丧啊!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