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版共10册)(精)

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版共10册)(精)
作者: 罗念生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1380.00
折扣价: 910.80
折扣购买: 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版共10册)(精)
ISBN: 9787208132344

作者简介

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对古希腊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至1934年先后入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和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津《大公报》诗刊。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古希腊文学。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译有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悲剧七种,索福克勒斯悲剧七种,欧里庇德斯悲剧五种,阿里斯多芬喜剧五种,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等。因毕生研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87年获希腊最高文化机构雅典科学院颁发的“最高文学艺术奖”。

内容简介

关于诗的艺术本身、它的种类、各种类的特殊功能, 各种类有多少成分,这些成分是什么性质,诗要写得好, 情节应如何安排,以及这门研究所有的其他问题,我们都 要讨论,现在就依自然的顺序,先从首要的原理开头。 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 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 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有一些人(或凭艺术,或靠经验),用颜色和姿态来制 造形象,摹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摹仿;同 样,像前面所说的几种艺术,就都用节奏、语言、音调来 摹仿,对于后二种,或单用其中一种,或兼用二种,例如 双管箫乐、竖琴乐以及其他具有同样功能的艺术(例如排箫 乐),只用音调和节奏(舞蹈者的摹仿则只用节奏,无需音 调,他们借姿态的节奏来摹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而另一种艺术则只用语言来摹仿,或用不入乐的散文, 或用不入乐的“韵文”,若用“韵文”,或兼用数种,或 单用一种,这种艺术至今(没有名称)。(我们甚至没有一个 共同的名称来称呼索福戎和塞那耳科斯的拟剧与苏格拉底 对话;假使诗人用三双音步短长格或箫歌格或同类的格律 来摹仿,这种作品也没有共同的名称——除非人们把“诗 人”一词附在这种格律之后,而称作者为“箫歌诗人”或 “史诗诗人”;其所以称他们为“诗人”不是因为他们会 摹仿,而一概是因为他们采用某种格律;即便是医学或自 然哲学的论著,如果用“韵文”写成,习惯也称这种论著 的作者为“诗人”,但是荷马与恩拍多克利除所用格律之 外,并无共同之处,称前者为“诗人”是合适的,至于后 者,与其称为“诗人”。毋宁称为“自然科学家”;同样 ,假使有人兼用各种格律来摹仿,像开瑞蒙那样兼用各种 格律来写《马人》[混合体史诗],这种作品也没有共同的 名称。)[也应称为诗人。]这些艺术在这方面的差别,就是 这样的。 有些艺术,例如酒神颂和日神颂、悲剧和喜剧,兼用 上述各种媒介,即节奏、歌曲和“韵文”;差别在于前二 者同时使用那些媒介,后二者则交替着使用。 这就是各种艺术进行摹仿时所使用的种差。 摹仿者所摹仿的对象既然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 又必然是好人或坏人——只有这种人才具有品格,[一切人 的品格都只有善与恶的差别]——因此他们所摹仿的人物不 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或是跟一般人一样],恰 像画家描绘的人物,波吕格诺托斯笔下的肖像比一般人好 ,泡宋笔下的肖像比一般人坏,[狄俄倪西俄斯笔下的肖像 则恰如一般人]显然,上述各种摹仿艺术也会有这种差别, 因为摹仿的对象不同而有差别。甚至在舞蹈、双管箫乐、 竖琴乐里,以及在散文和不人乐的“韵文”里,也都有这 种差别,[例如荷马写的人物比一般人好,克勒俄丰写的人 物则恰如一般人],首创戏拟诗的塔索斯人赫革蒙和《得利 阿斯》的作者尼科卡瑞斯写的人物却比一般人坏。酒神颂 和日神颂也有这种差别;诗人可以像提摩忒俄斯和菲罗克 塞诺斯摹仿圆目巨人那样摹仿不同的人物。悲剧和喜剧也 有同样的差别: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