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
ISBN: 9787307214194
曾入龙,鲁迅文学院学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山花》等刊。曾获贵州省第三届尹珍诗歌奖新锐奖。出版诗集《放牧云朵的风》,随笔集《何曾吹落北风中:从宋诗里开出花来》《一寸相思一寸灰:古诗词中的情与美》。
不是人间富贵花 徐志摩是个公子哥儿,用纳兰容若的那句词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不是人间富贵花。 徐志摩虽出生于富庶人家,却不似纳兰容若那般,有着显赫的身世。追溯徐志摩的家世,可至明朝正德年间,其祖上有一人,名唤徐松亭,家居浙江海宁硖石古镇,在此经商。徐松亭是硖石徐氏分支的始祖。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人事可考了。 若说徐志摩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纳兰容若则是含着“明珠”出生的,因为民间有“千金易求,明珠难得”的说法。纳兰容若属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原是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氏族,金朝时候已是贵族,随清入关后更被列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 可以说,纳兰容若是有着贵族血统的。其祖上有一位统领,名唤叶赫那拉·金台吉,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于征战中败亡。后来,纳兰容若的祖父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而叶赫那拉·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则在因缘际会之下嫁入皇族,成为努尔哈赤的妃子,不久后为努尔哈赤诞下第八子,即后来叱咤风云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因了这一层关系,纳兰家族在朝廷上一直颇受重用。再后来,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迎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因此论辈分的话,纳兰明珠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堂姑父,纳兰容若与爱新觉罗·玄烨则是表兄弟关系。 良好的家世为徐志摩和纳兰容若埋下了诗性的基因,但直接种下诗性种子的,应是各自的父亲。 细说起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在民国年间,亦算是个风云人物。徐申如为清末民初实业家,一八七二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芙蓉溪北,名光溥,谱名义烒,字申如,号曾荫。曾在一八九七年与人合股创办硖石镇第一家钱庄,后来相继创立硖石电灯公司、捷利电话公司,兴建双山丝厂。 《民国人物传》这样评价徐申如:兴办实业,蜚声浙江。胡适亦说,申如先生为硖石最有势力之人,有“硖石皇帝”之称,其人魁梧强健,体格过人,气度也还可亲。梁实秋则在《谈徐志摩》一文中如此评价徐申如:是典型的一位旧式的商业中人,在营业上颇为成功。 单言徐申如在商业上的成绩并不公允。事实上,徐申如之人格魅力,亦是民国时期一朵灼目的焰火。一九〇八年,浙江修筑上海至杭州段的铁路,桐乡乡绅担心修路会征用大量田地,拆毁房屋和坟墓,致使本地风水受损,遂竭力反对铁路过境,时任浙路公司董事的徐申如,一面与浙路督办汤寿潜交涉,一面说服海宁士绅筹措资金,使铁路得以绕道桐乡从海宁过境,使海宁很早便通了火车,这也促进了海宁的经济发展。一九一九年,在其母亲八十寿辰时,徐申如与其兄徐蓉将席上所收礼金用于创办贫民习艺所,招收八十名失业贫民。一九三四年,海宁遭遇旱灾,常住上海的徐申如奔走呼告,为海宁募集赈灾之款。抗日战争时期,徐申如联络浙江多地富绅共同出资组织嘉兴抗日保乡商会民团,招募青年学徒,为其配置枪械,让其进行训练和巡逻,既安抚了本地民心,亦助推了当地民众抗日的士气。 徐申如为硖石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是一个传奇亦不为过。而虎父无犬子的说法亦是可信的,谁也不曾想到,在徐申如之后,其子徐志摩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不说的一位风流人物。而徐志摩从小养成的种种品格,想来受了父亲不少的影响。 纳兰容若的父亲更是了得。纳兰明珠,一六三五年生,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对康熙皇帝议撤三藩、统一台湾等重大事件起到过积极作用。 身居要职,位及权臣,单此二项,纳兰明珠便教许多人黯然失色了。不过徐申如与纳兰明珠所行之途不同,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官宦,二人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发光发热,许多星辰的光芒也是不及他们的。 纳兰明珠于康熙初年便担任侍卫,之后便一直仕途亨通。值得一提的是,一六八二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皇帝到东北考察,精心准备之后,协助康熙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俄国同意和谈。一六八六年,俄国谈判使团抵达北京,与以纳兰明珠为首的代表团会谈,纳兰明珠当场呵斥俄国使团:“我国向无侵犯尔国之处,尔国人却无故施放枪炮,杀我居雅克萨等地徒手虞人(即猎人),并屡次纳我逃人。”纳兰明珠的气场镇住了俄国使团,为日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创造了有利条件。 纳兰明珠除了政治上成就卓著外,还以总纂官之职参与编修《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典籍,其中《大清会典》属清朝康熙以前各项政治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清史的宝贵资料。而对纳兰容若影响最深的,应是藏书之事了。 纳兰明珠好藏书,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其家中藏书极丰,并为所藏之书建了多座藏书楼,其中较有名气的是穴砚斋和自怡园。穴,居所也;砚,笔墨之具也;所谓穴砚,大抵是以砚为家之意,而以笔为朋、以墨为友自不待言。以藏书为趣,与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林逋梅妻鹤子的意趣竟然颇为相似。纳兰明珠收藏有宋、元善本数十种,明刻本数百种,徐乾学的大半旧藏,亦被纳兰明珠收藏着。徐乾学亦是有名的收藏家,其名气更是胜过纳兰明珠,但纳兰明珠为何收有徐乾学的大半旧藏,无人知晓原因。或许,纳兰明珠与徐乾学私交不错,纳兰明珠之子纳兰容若曾拜徐乾学为师。尽管后来,纳兰明珠、徐乾学二人因为政见不合,成了政敌。 后来才知道,纳兰容若亦有藏书之癖。之所以用“癖”这个字,是因为纳兰容若藏书的爱好,较其父亲而言,实在过于浓烈。纳兰明珠只是喜欢,而纳兰容若对藏书已然可用爱形容了。 纳兰容若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怕是纳兰明珠也未曾想到,尤其是若干年以后,竟有那么多人,在纳兰容若的诗里词间,不断寻找那份真挚与美好。而徐志摩呢,因受父亲气节、品格的影响,也成了一位颇有风骨的公子,自小聪颖好学,为后来的“一举成名天下知”打下了基础。 身世虽然迥异,但冥冥之中似有一条线将他们二人牵扯到了一起。像极了纳兰容若写的那句词,无形中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不是人间富贵花。 徐志摩不是人间富贵花倒是不难理解,为何纳兰容若也不是呢?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容若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虽然出身显赫,但又如何?纳兰容若是鸿鹄,又岂愿做那笼中之鸟?富贵与名利,不过云烟也,倒不如舍下一切,做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逍遥人。哪怕做一片轻盈的雪花也是极好的。于是他才会说:别有根芽他的根从来就不在荣华富贵里,亦不在赫赫家世里。我想,如果要为他寻根,就在诗词里寻吧。这么多年了,他亦在诗词之中漂泊,诗词与天涯,不过一纸之隔而已。而他心爱的人,永远在诗词里等他,爱他。 不是人间富贵花所以在纳兰容若的心里,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朋友遍布天南海北。在纳兰容若看来,朋友就是朋友,唯一的区别就是,对方作不作诗。若能作诗,且品格不错,可以深交也。 徐志摩亦如此,虽非人间富贵花,却活得比富贵花还妖艳。徐志摩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敢爱敢恨,做了许多常人不敢去做甚至不敢去想的事情,而他那公子哥儿的秉性,也让他有了一点李白的气息。但徐志摩就是徐志摩,李白就是李白,谁是谁的影子,谁有谁的气息,谁又说得明白呢? 纳兰容若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徐志摩是如火如焰的翩翩公子,“公子世无双”这句话确是可信的,于他们二人而言,是很中肯的评价。 庐山小诗两首 徐志摩 (一)?朝雾里的小草花 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 你轻含着鲜露颗颗, 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我此时在这蔓草丛中过路, 无端的内感、惘怅与惊讶, 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 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二)?山中大雾看景 这一瞬息的晨雾 是山雾, 是台幕? 这一转瞬的沉闷, 是云蒸, 是人生? 那分明是山,水,田,庐; 又分明是悲,欢,喜,怒; 啊,这眼前刹那间的开朗 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我从这两首诗里,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徐志摩。那山中,那雾里,那噙着露珠的小野花,恰是徐志摩吧。不是人间富贵花都说造化无常,正是因了这份无常,才衍生出了无数可能这种可能,让世界充满了生机。 也正是这份无常,让徐志摩和纳兰容若有了同常人不一样的东西。一个不愿随父经商,一个无意征战仕途,他们无一例外而又十分默契地选择了一颗诗心用诗来改变世界。世界有时很大有时很小,正如歌曲《传奇》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直到遇见那个人,世界就不再大了,就变成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了。 在徐志摩的世界里,只有他的眉陆小曼:“我想去买一只玲珑坚实的小箱,存你我这几月来交换的信件,算是我们定情的一个纪念,你意思怎样?” 在纳兰容若的世界里,亦只有他逝去的妻子卢氏:“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不是人间富贵花这两朵花,盛放在岁月山河里,在诗里痴,在情里醉。我亦沿着平仄的曲径,去寻他们,做那只栖在他们肩头的蝴蝶。偶尔飞过人间,替他们寻找春天。 ☆这是一本从未有过的cp式的诗词类书籍,将古代清新情诗贵公子纳兰容若vs民国浪漫爱情一哥徐志摩的爱情、才华、诗词、人生态度等方面的特立独行之处,从徐志摩倡导的新月派新诗和纳兰容若挚爱的花间词相互碰撞的火花中,找寻到百年新诗和千年古诗词的相似之处和独特魅力,弘扬国粹,传承经典。 ☆权威文学大家 百万畅销书作家 随园散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车延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王福利 联袂推荐。 ☆本书作者曾入龙是近来年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新锐诗人,在新诗和古诗词的创作、鉴赏上颇有造诣,获得过多项国内文学大奖。以他懂诗、写诗、赏诗的视角和感悟探佚纳兰容若与徐志摩两位传奇诗人的一生,更有通透感和说服力,作品具有悦读性和品鉴性,值得收藏。 ☆纳兰容若和徐志摩两人在不同的时代,用同样的魅力和才华,书写同样的传奇浪漫人生。谁的才情更吸引你?谁的爱情故事更打动你?谁的浪漫诗词更饱含真情?你以为是在讲跨时代兄弟情,其实是在教你如何拥有长久的爱情。 ☆《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一书装帧精美,开本大小合适,方便携带,阅读感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