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唐朝入仕生存指南
ISBN: 9787218111087
石继航,笔名江湖夜雨,诗词鉴赏类畅销书作者,CCTV4《中华情》诗意系列特邀撰稿人及文学顾问,河北卫视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冠军。出版作品有《印象盛唐:唐才子评传》《煮酒论道:逍遥世间的绝妙智慧》《华美的大唐碎片》《馥香记》等数十部。
初唐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样的时代划分古已 有之,一般认为,从唐代开国起至唐玄宗先天元年, 这一时期为初唐。初唐之时,正如早春二月,虽有零 星的迎春花开放,却还不是那灿若云霞的百花园;又 如晨星点点,预兆着朝阳升起。 初唐的文坛,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唐太宗时 虽是贞观盛世,但文苑中却称不上繁盛,有名的诗人 并不多,大多数初唐才子成长于武后临朝或者是武周 改制的时代,所以他们的命运自然是掌握在武则天的 手里。而之后的中宗时代,又有上官婉儿执掌文衡, 评判天下才士。女皇曾经选天下才子汇编《三教珠英 》,上官婉儿又召集二十四名学士,分别象征四时、 八节、十二月,一起饮宴赋诗,虽然这些诗并非上上 佳作,却也大大提升了诗歌的地位,引发了人们对写 诗的重视。 算起来这唐诗的发轫之功,两位至尊红颜还是有 不少贡献的,这也给初唐的诗坛涂抹上几分胭脂样的 底色。所以说,初唐时代的众多文人才士,他们的仕 途命运都逃不过女人的掌心,这是幸运还是悲哀?本 书中所叙述的故事会一一告诉您答案。 在传统的教科书中,初唐时代中,最令人注目的 就是“初唐四杰”,我们也依众随俗,先从四杰说起 。 |明月沉珠浦| 王勃 王勃的出身,可谓是标准的书香门第。他的爷爷 是隋末大儒王通。我们一提“大儒”,头脑中往往会 浮现一个性格迂腐冬烘的老学究形象,像《祝福》里 的鲁四爷那样的,以儒家的一言一行为圭臬,不敢质 疑,不敢违背。 但王勃的爷爷并不是这样的人,他非常“狂妄” ,竟然以“圣人”自居,模仿孔子,写了《王氏六经 》,亦称《续六经》;并也让门人弟子记载自己的言 行,写成《中说》一书,看这名字,就是山寨版《论 语》。这在很多奉孔子为唯一圣人的儒家信徒看来, 是很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 王勃还有位叫王绩的叔祖,虽然才艺极高,但疯 疯癫癫,不干正事。王绩诗写得很好,人却是非常狷 狂的。他自称生平只读三本书—《周易》《老子》《 庄子》,其他书一概不读。还写诗道:“礼乐囚姬旦 ,诗书缚孔丘”,对儒学中奉为圣明的周公和孔圣人 直呼其名,如唤奴仆儿孙一般,相当不尊重。他有《 野望》一诗传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句 ,想必大家也有印象。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对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 九岁就敢写《汉书指瑕》来纠正大儒颜师古注解《汉 书》时的错误,也就不怎么惊讶了。正所谓家学渊博 ,这是从小就受环境熏陶的结果。明代的杨慎曾惊讶 道:“王勃以十四岁之童子,胸中万卷,千载之下, 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其实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人 家王勃从小就在“宿儒”堆里生活,汉代大文学家郑 玄府上的丫环,都熏陶得会用《诗经》中的句子来逗 乐,何况经过精心教育后的王勃?当然,王勃也完全 继承了祖辈们不迷信权威、率意疏放、头角峥嵘的性 格特征。 其实,算算王勃手里的牌,并不算差,但怎么后 来就一塌糊涂了呢? 王勃的父亲王福畤,虽然爹也有名,儿子也牛气 ,就是他自己啥也不是,虽然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官 ,但基本上难以夸出口,不过他挺会“炒作”自己的 儿子,还留下这样一个典故,叫作“王家癖”。 大名鼎鼎的《新唐书·文艺传上》中,专门记载 了此事:唐初王福畤之子勔、勮、勃、劝等皆有文才 ,福畤尝向韩思彦夸赞诸子,思彦戏曰:“武子有马 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 所谓王武子,是指晋代的王济,他爱马成痴,这 里韩思彦带有着嘲笑的成分,说你们老王家怪僻真多 啊,你夸儿子,也上瘾成病了!不过王家儿子确实出 色,老韩看了文章后,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这样优 秀,是该夸啊!” 简单介绍下韩思彦,此人官拜御史,有过一个著 名的断案故事。这案子其实是“民事纠纷”—几个兄 弟争家产,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梳理起来也 很棘手。韩思彦等他们吵累了,就让人端上牛奶给他 们喝,几个兄弟也挺有“慧根”,突然醒悟到,本是 一奶同胞,如何竟然反目成仇?于是案子在友好协商 下顺利了结。 后来,王福畤又“逮住”杜易简,这人是杜甫的 爷爷杜审言之族兄,杜易简也夸奖王家兄弟(王勔、 王勮、王勃)道:“此王氏三珠树也”。记下这句话 ,王福畤又四处宣扬。 1-3 本书着眼于唐代著名文人的人生历程和日常交游.作者将扎实深厚的唐代文学和史学知识,贯穿到轻松幽默的时尚文字中,还原出全景和另类的唐代诗人的"圆雕"形象,讲述大唐才子诗酒年华浮世清欢背后的人性倾轧和个人仕途。其文字清纯质朴,厚重不失活泼,游刃有余,大俗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