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马瑞芳说聊斋(插图珍藏本)
ISBN: 9787500857884
马瑞芳,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荣誉委员,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人大常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马瑞芳重校评批<聊斋志异>》、《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聊斋人物论》、《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马瑞芳说聊斋》、《红楼梦风情谭》、《金瓶梅风情谭》、“马瑞芳趣话经典”系列(四部)等,“新儒林”系列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煎饼花儿》、《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等。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散文一等奖、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女性文学理论创新奖等,多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先秦典籍《左传》《庄子》《吕氏春秋》早就写 到鬼,前人认为,人死为 鬼,鬼形成阴界。人死为归,灵魂归泰山,泰山神下 边有若干管理机构。等到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地狱概念和中国传统鬼故事结 合,阴世有了更完整的结 构,有形形色色的鬼,有各种鬼故事。《搜神记·吴 王小女》写吴王夫差的女 儿紫玉跟平民子弟韩重相恋,夫差不同意,紫玉郁闷 而死,韩重祭墓,紫玉出 来邀请韩重进墓,结为夫妻。韩重拿着紫玉送的明珠 见吴王,吴王认为韩重是 盗墓者而且诬蔑他的女儿,要治罪,此时紫玉出现在 吴王面前,说明前因后 果。吴王夫人听说,出来拥抱女儿,紫玉像烟似的消 失了。从汉魏小说开始, 爱情有使死人复活、枯骨再生的力量,小说家喜欢写 人鬼恋,写死而复生。 聊斋女鬼演出一幕幕凄美的爱情故事。比如,喜 爱诗歌的少女连琐十七 岁夭折,连续二十年深夜荒郊苦吟“玄夜凄风却倒吹 ,流萤惹草复沾帏”。杨 于畏给她续上“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 。两人相爱,连琐复活。 但聊斋的人鬼恋故事比六朝小说更有思想内涵。《梅 女》写一个叫封云亭的人, 外出时住到一个房子里,看到墙上有女人的影子,皱 着眉头,伸着舌头,脖子 上套着绳索,是吊死鬼。这吊死鬼大白天从墙上走下 来,请求封云亭把房梁烧 掉,那样她就可以在泉下得到安宁。封云亭把看到的 情况告诉主人,主人对他 说,十年前这房子是梅家故宅,夜里进来小偷,被梅 家的人抓住送到官府,官 府审案的典史收了小偷三百铜钱,就说,这个深夜逾 墙入室的人不是小偷,是 梅女的情人。梅女受到极大污辱,气愤地吊 死了,梅家夫妇也相继死去。封云亭出钱烧 了房梁,梅女来感谢她。封云亭想跟她谐鱼 水之欢,被拒绝。梅女说:我如果这样做,生 前被诬陷的罪名就洗不掉了。梅女给封云亭 介绍个鬼妓。后来地方上的典史也来找封云 亭,说他的老婆死了,他很想念她,能不能 帮忙在阴世找找她?封云亭把鬼妓叫来,想 让鬼妓给问一下。鬼妓一到,原来正是典史 的妻子!典史拿巨碗砸过去,鬼妓消失,来 了阴间妓院的老鸨,对典史破口大骂:你本是 浙江一个无赖,拿钱买了个典史小官,都不 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做官有什么清白?哪 个人袖筒有三百铜钱,你就把他当作是你亲 爹了。你贪赃枉法搞得天怒人怨,你死了的 爹娘哀求阎王,情愿把媳妇送到阴司的青楼 代你还债!梅女出来,用长簪刺典史,典史 狼狈而逃,回到寓所一命呜呼。梅女自杀后 已经托生到一个孝廉家做女儿,因为前世冤情 没得到申雪,梅女的魂灵留在阴世寻找报仇 的机会,再世为人的孝廉女是个整天伸着舌 头的傻子。梅女报仇后,封云亭娶傻女为妻, 梅女灵魂回归,傻女成了聪明的美女。《梅 女》这个爱情故事里蕴含深刻社会内容,人 不能做的事,鬼做了,痛快淋漓,大快人心。 聊斋鬼故事奇想奔驰,现实生活中异想 天开的事,幽冥世界唾手可得。读书人朱尔 旦跟朋友打赌,深夜到十王殿把面目狰狞的 判官背了出来,而且开玩笑地说:请判官有空时到家 里来玩,判官果然来了, 跟朱尔旦成了好朋友。朱尔旦写文章总写不好,陆判 断定,这是因为朱尔旦 “心之毛窍塞矣”,趁朱尔旦熟睡的时候剖开他的肚 子,一条一条整理,再从阴 世千万颗心中挑了颗聪明的心给他换上,朱尔旦从此 下笔干言。他得陇望蜀, 要求陆判给自己不够美丽的妻子换个头,陆判果然找 来个美人头,趁着朱妻酣 睡的工夫,切瓜一样切下她的脑袋换上,朱尔旦妻子 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变 成了画中人,只不过脖子上有条淡淡的红线,脸面跟 颈部肤色略有不同。头颅 移植,现代医学至今不能解决的难题,三百年前在聊 斋先生笔下易如反掌。 幽冥世界的社会组织、伦理道德、人和人之间的 关系,经常是对现实社 会的模仿。人到阴世受审、受罚、打官司,因果报应 是阴间律法的中心。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蒲松龄笔下的冥界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倒影。有时 也可以表现蒲松龄的理 想。比如《聊斋志异》首篇《考城隍》,写阴司如何 选拔人才。宋焘病入冥间, 参加阴司考试,写了篇很有哲理性的文章,其中“有 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 为恶,虽恶不罚”受到几个考官的赞赏,这几位考官 ,有传说中的阎王,有民 间传说中的“关老爷”即关羽,还有孔子。他们因为 这篇文章,将宋焘派做城 隍。而宋焘是个孝子,向考官报告:我还有老母在堂 。这些考官就通情达理地 延长了他的寿命,让他给老母亲送终。P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