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道留声(精)

僰道留声(精)
作者: 编者:李国勤//陈志清//卫鸦|责编:陈春玲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10
折扣购买: 僰道留声(精)
ISBN: 978751088479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引子 僰人,自春秋时期居于川南兴文地界,至明朝万历元 年(公元1573年)九丝之战后,这个古老的民族从此消亡 。僰族为目前可考的川南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 这是个神奇的民族。九丝之战后四百多年里,在川南 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僰人的记录和踪迹,悬棺 葬也没有延续下来。唯一能把你带回几百年前记忆的,是 那些依然存在的地名——凌霄城、都都寨、九丝城等,还 有那些杳无人迹的崇山峻岭上残存的僰人古寨。那些隐约 可见的断瓦残垣,不论岁月如何侵蚀,它们都在坚持不懈 地向人们诉说着,数百年前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 我们在当地一些志愿者的带领下,沿着数百年时间的 脉络,从北宋到明末的重要事件节点,一一走访,现状和 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交织。一个民族,在川南这片土地上, 延续了两千年,在明朝万历年间因改土归流而引发的战事 导致僰人消亡,明王朝在兴文地区建立新的秩序,重新繁 衍生息。在这一轮生死新旧的更替中,我不禁在想,再过 两千年,谁将会取代我们?两千年或许太长,也或许太短 ,谁知道呢? 僰王山 在一次聚会上,我跟志愿者草木染谈起,希望实地探 查一下兴文的焚族文化。草木染建议我们从焚王山开始。 宋徽宗政和五年,历史上僰人的第一次形成规模的大战— —轮缚大战,便是从那里开始的。 僰王山,宋时叫轮缚大屯,赵通征讨卜漏获胜,让随 军画师绘出赵遹平蛮图(此图现存于美国芝加哥艾金斯博 物馆),连同奏章上报朝廷,宋徽宗见此山川秀丽,龙心 大悦,赐名南寿山,南寿寺及寿山湖等地名也因此而来。 后因宋军在山上建一博望寨,当地人又呼为博望山而渐传 开。2000年2月15日,博望山风景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 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改名为僰王山。 草木染是兴文当地诗人,对本土文化颇有研究,我们 很幸运能找到这样的向导。我们一行人早早出发,经宜叙 古高速,从古宋到僰王山出口,十五分钟便到,离僰王山 景区入口仅有两三公里。在景区人口不远的主路上,一条 单车道的岔路通往山的深处,草木染让我们开入岔路,这 样可以看看更多的山景,绕一个大弯,照样能到达景区门 口。 我们听取了草木染的意见,把车驶入了那条弯曲的山 道。过了不久,才发现,我们进入了竹的海洋。满目都是 笔直葱绿的楠竹,顺着山势绵延至不可知的深处。而这条 单车道公路,似一条白色的绸带,被随意地抛撒在山腰间 。我们的车一路前行,经过一道道山梁。开始,在山谷开 阔处,还时而可见到些许农家,白墙红瓦,在青翠的底色 衬托下,异常显眼。半个小时后,便再也看不到人家,路 面是新修的,有些路段,两旁都是黄色的泥土。 大约又行进了十来公里,看见一片民房,这些房子很 新,白墙红瓦,住民们都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了民宿和农家 菜餐馆。原来,我们从僰王山的侧峰绕到了景区的后面。 我们把车停在空地上,下车往山上攀登,满山都是层层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