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莫相负(静守宋词的清韵)

相思莫相负(静守宋词的清韵)
作者: 白落梅
出版社: 京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相思莫相负(静守宋词的清韵)
ISBN: 9787550210028

作者简介

白落梅,隐世才女,栖居江南,简单自持,心似兰*,文字清淡。其散文在***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已出版作品《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等。

内容简介

应该是梅雨季节,不然窗外的雨,也不会这样一直落个不停。淌在江 南古典的屋檐上,落在爬满青藤的院墙上,还有那几树芭蕉,被雨水洗得 清澈翠绿。微风拂过,茉莉淡淡的幽香沁人心骨。她在雨中,那样的洁 白婉若寒露,仿佛靠近她,都是一种亵渎。这样的情境,忍不住想起了 那句词“雨打梨花深闭门”。虽然春天已悄然而去,雨打梨花的画境只待 来年春时才可观赏,可是郡浓郁的诗韵,却是任何季节,都挥之不去的。 轻启窗扉,任细雨微风,拂在发梢、脸颊。窗台萦绕着淡淡的轻烟、 淡 淡的芬芳、淡淡的惆怅。这是生长闲情的江南,仿佛只要一阵微雨,就 可以撩人情思;一片落花,就可以催人泪下;一个音符,就会长出相思。 那 么多的经年往事,会随着淅沥的雨,流淌而出。任你的心有多坚硬冷漠, 终 抵不过,这湿润的柔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牵怀缠绕,那么多的愁 绪准消。那个女子说:“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她也是等到黄昏 * 暮,才深闭门扉,然而,她关闭的只是院门、屋门,那重心门,又几时 有过真正地关闭?半开半掩的门扉,只为等待有缘人来轻叩,而等待,仿 佛成了生命的主题。 其实,*初结识这旬诗,是在《红楼梦》里。那是宝玉和蒋玉菡、薛 蟠,还有云儿一起喝酒时,悠悠地唱完一首《红豆曲》,接着吃了一片梨 ,说 道:“雨打梨花深闭门。”那时候,只觉得一个女子卷帘,看着窗外纷落 的梨花雨,思念的人还在天涯,没有归来。心中落寞,轻轻叹息,放下 帘幕,掩上重门,悄然转身。然而,这场梨花雨,却在我心中,一直纷落 ,到 如今,这般情怀依旧。直至后来,才知道,宋时有几位词人,都将这句“ 雨 打梨花深闭门”写入词中。有人说,此句是先出自秦观的《鹧鸪天》,而 后才是李重元的《忆王孙》。然而这些并不重要,我心里却钟情于《忆王 孙》的那场梨花雨,从遥远的宋朝,落到了如今。 关于李重元,历**的记载不多,可是他生平写的四首《忆王孙》, 都 被收录到《宋词》里。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首词,都藏有一种 美好的物象。春雨梨花,夏*荷花,秋月荻花,冬雪梅花。可是,被世 人深记的唯有这首春词,那花瓣雨,就像是梦一样的轻,轻轻地落在心 头,柔软而潮湿。这是一个情深的女子,在下着春雨的*子里,怀念远 方的爱人。她思念的人,在天涯芳*外,纵是将高楼望断,也穿不过千 里云层,看不见他归返的身影。只有依依杨柳,听她低语着相思的情肠。 那 位远行的男子,也许不是王孙,此刻或许身披征袍,在遥远的边塞。或 许是个商人,为了生计,四海奔波。叉或许为了功名,而远赴京城。追 求宏伟的理想。又或许是其他,总之他远离家乡,让心爱的女子,为他 *夜等候,相思成疾。 细雨依旧,那啼叫的杜鹃,没有衔来远方的消息,只是声声吟苦,让 人不忍听闻。不知道,那背井离乡的男子,是否听到杜鹃的啼鸣,它低 喊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只是人生羁绊太多。如何才能轻易穿越 红尘的藩篱,和喜欢的人长相厮守,不离不弃?也许正是因为离别,才会 有这样刻骨的相思。古人说:“小别胜新婚。”如果朝朝暮暮相处,怕是 再浓郁的爱,也会消磨殆尽。到*后,只是一杯无味的白开水,品不出 任何的味道。世间的事,就是如此,有一种爱,叫若即若离;有一杯茶, 叫 不浓不淡。可是这都是一个过程,拥有过才能疏离,品尝后才会清淡。若 让一个沉陷在相思中的女子,转身离开,决*忘记,是断然做不到的。 她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做不到的事不可勉强。想要将一个思 念的人,从心中抽离,那样,心会有一种被剜去的虚空。与其空芜,莫 如让相思填满,不留一点空虚。这样,尽管疼痛落寞,却好过无心。她 等到了黄昏,窗外纷落着梨花雨,洁白的瓣,在烟雨中,让人神伤又心痛 。卷 帘深闭重门,只是相思不敢问。她掩门,不是不再等待,而是暮霭沉沉, 她 要对着红烛,**相思到天明。这样无奈地转身,不是无情,而是情深。 这场梨花雨,在她的心里,也不会停息。就像是一场梦,她沉醉在 自己编织的梦里,只要梦被惊醒,一切又会回到*初。那时候,丢失了梦 的她,再也找不回自己,甚至找不到她思念的人。其实这样自苦,这样情 痴,不只是吉时女子才有。当今时尚的女子,亦是如此,她们也许不会 望断高楼,不会掩帘听雨,可是她们也会刻骨相思。从来相思,都是等同 ,无 关年轮,无关地域,无关季节。所以,当我读到“雨打梨花深闭门”时, 心 里涌动着柔情,相信,还会有许多人,和我心境相同。 让我想起,当年的李重元,是否就是那位背井离乡的男子?他为了前 程,离开了心爱的女子,让她独自看寂寞花开,看春去春来。也许,他 有他的无奈,可是他是否知道,一个女子,把*好的年华交付给等待,以 后,又会有多少岁月为她重来?是,没有人会在意这些,所有读了这首词 的人,只会沉浸在那场梨花雨中,不能自拔。 多少人愿意从甜蜜的过程中,走出来,匆匆抵达冷落的结局?也许这 个思念的过程,真的很痛苦,却也是一种甜蜜的痛苦。许多人,因了等待 ,从 青丝到白头,也许,不会有太多圆满的结果。但为了一个人,真爱一生, 也 是一种幸福。 写到这儿,天色已近黄昏,只是窗外的雨,依旧在落。一声声,打 在芭蕉上。胜过我干言万语。掩帘,和着那场宋时的梨花雨,深深地闭 上重门。此后,任谁敲叩,也不开启。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