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布履在雨季穿行(精)
ISBN: 9787511560759
包月阳 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国研智库董事长 1963年生于河南舞阳,198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83年至1994年在新华社工作,先后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见习记者、《经济参考报》编辑等职,1994年获“新华社首届****记者”荣誉称号。1994年参与创办《中国经济时报》,历任常务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2000年获*****特殊津贴。2010年5月至今任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2014年与伙伴们创建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目前跨界于出版、杂志与智库之间。 早年著有《电,寻找平衡》《面对聚焦之点》两书,撰写过数百篇经济、时政评论。
人生是一条因果的车流 我过去常说,人生是一条河流。那天从京藏高速开车回家, 看到车流滚滚,时急时缓,我忽然意识到:人生、社会、万事万物, *像这滚滚的车流。 车流是一个复杂的因果流,与河流类似,但河流之中的因果变化我们不能清楚地观察到,而车流则能直观地描摹人生或社会的迁流变化。当然,这也只是比喻,人生、社会的因果流远比车流要复杂、庞大得多,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庞大系统。 车流是无始无终的。你很难说京藏高速上的车流是起自北京五环附近的清河收费站还是起自二环上的德胜门桥,抑或是起自二环上的其他某个入口。因为它有无数条支流,而支流又与其他线路上的车流连接交融。你也很难界定它的终点,它走向无数个地点,又与无数地点的车流交织融汇。这与佛学中所说的“无始以来”很相像。 车流中的每辆车虽有主动性,看似在**自由地行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由自主的。虽然你有既定的目的地,你可以选择车道、选择车速、选择驾驶模式,但一旦进入车流,你就不能**自主了。当前面的车刹车,你必须跟着踩刹车。当有人在你前方变道,你必须跟着打方向盘,以免跟他剐蹭。事情的真相是: 你只是车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你不能**车流。也没有一个什么人或神在**这个车流,它是无数车辆的集合,此有故彼有,此变故彼变。车流本身是无意识、不自主的。这很近似佛学中“无我” 的概念。 正因为车流是由像你一样的无数不能**自主的汽车组成的, 因此,车流不是恒常不变的,相反,它无时无刻不在迁流变化, 车流的形态在这一秒与上一秒都是不同的。车流的总体存在也不是恒常的。当无数汽车汇聚于京藏高速,我们就看到了这条无始无终的车流;当高速公路突然因大雾封闭,车辆一个个离开公路, 车流就消失了,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这种状态很恰当地描述了“无常”的概念。 无我、无常的车流是一条极其复杂的因果链。你踩了一下刹车,是因为前面的车减速;而你后边的车也要跟着你踩刹车。如果后车没有及时刹车,就会与你追尾,于是,你们不得不停下来处理事故,再后边的车就要减速绕过你们继续前行,于是,你们后边的车流陆续减速,堵车就产生了。假设你们是在西三旗路段追尾, 堵车可能会一直影响到清河收费站,你们后方路段同方向车辆的行进姿态都会发生某些变化,而且,车内的乘员心态及行为语言也都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在这样一条无常无我无始无终的车流中行车,需要慈悲和智慧。这里所谓的慈悲,是行车者要遵守交规,照顾其他车辆的路权,适度礼让,不超速行驶,不抢行猛拐,不随意变道,不占用紧急停车带等,这些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那些出事故的车辆, 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行车中忽视了交规和“车德”,动作变形。 所谓智慧,不仅是指行车的技巧— 行车技巧是穿行于车流中需要的普通智慧,可用来比附俗世生活中的智慧,它有用,但不够。看透车流的本质或实相,超脱于车流的困扰,是大智慧, 可用来比附佛学的“般若”,或儒家心学的“良知”。有了大智慧, 我们不仅能正确地行车,而且能从容地行车,不因拥堵、后车抢行猛拐乃至遭*追尾剐蹭而徒增烦恼,不因烦恼而造成新的错误行为。拥有智慧的行车者知道:车流就是这样子啊,畅通、堵塞、车祸都是正常的啊。我们只能努力独善其身,却无法控制车流的进程。你可以尽可能做到不去撞别人(其实也不可能**保证), 却无法保证别人不来撞你。因此,在车流中,烦恼没有意义。 既然在车流中我们不能**自主,我们有没有可能离开车流, 永远待在家里不再回到车流中?很难,除非我们不再与这个车轮上的城市社会接触,躲避到没有车流的偏僻乡村。为躲避车流而离开城市的人,可类比为小乘佛教的阿罗汉,他们已经不再是行车者,当然就不再有车流中的烦恼。 大乘菩萨的境界是什么样呢?是在看透车流因果相续、无常无我的本质后,继续在车流之中行进而泰然处之。他们在智慧和慈悲的观照下认真而从容地开车,谨守交规、文明行车,为人表率; 当别人遇到爆胎、车祸、故障等麻烦时热心给予帮助;有合适的机会,还会提示、警告那些抢行猛拐者、占用紧急停车带者;对于故意破坏行车秩序、威胁他人安全者,还可能示现神通予以惩戒。菩萨的所有努力,不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顺利,其**目的是设法让其他人也能明白车流无常无我的本质,从而安然行车。这, 便是普度众生。 2016 年 11 月 29 1.《布履在雨季穿行》为发展出版社社长包月阳的精美散文,不管是文字感觉还是思想深度,都能给人带来启示和力量。 2. 天有雨,总有无雨处,路有泥,何必泥中行?万事随缘,不急躁,不盲动,自然就干干净净。让我们从书中细细品味作者超脱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