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金融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8.48
折扣购买: 中国主流金融思想史
ISBN: 9787522005768
欧阳卫民,湖南人,1963年生,199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英国警察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家开发银行行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儒家文化与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与金融》《支付与金融》《感悟金融:中国金融之要义》《感知录》《中国主流金融思想史》《中国金融市场导论》《特区金融探索》《反腐败、反洗钱与金融情报机构建设》《现代支付论》《知行集》《逸兴集》等。
第一章 古代货币金融理 论 中国古代货币金融理论 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周景王二 十一年(公元前524年), 拟铸不足值的铜钱,卿士单 旗就提出了著名的“子母相 权论”加以反对。 “子母相权论”本质上是 一种反铸币贬值理论。在中 国货币理论史上,作者第一 次触及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 相适应的问题。 战国时,商鞅提出“金生 而粟死,粟生而金死”的命 题,以此表示货币经济和自 然经济的对立。同时,他还 说:“国好生金于境内,则 金粟两死……国好生粟于境 内,则金粟两生。”②这句 话明确指出封建社会的经济 基础是自然经济,而不是货 币经济。只有重视粮食生产 ,才能使国家既掌握粮食, 也控制货币。商鞅这种粮食 重于货币的思想在整个古代 中国都占主导地位。《管子 》(战国部分)将货币政策 同消费者行为联系起来研究 。书中写道,“辨于黄金之 理,则知侈俭”,“俭则金贱 ……侈则金贵”,③或有损农 业,或不利工商。他从黄金 价格变化判断奢侈节俭,并 认为过于压减或鼓励消费, 对黄金市价有不良影响,从 而对产业有不良影响。 战国后期墨家的“刀籴相 为价论”运用逻辑推理,证 实了商品价格与货币购买力 之间的辩证关系。所谓“买 无贵,说在饭(反)其贾( 价)”①,释日:“买,刀籴 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 重则籴不易(贱)。王刀无 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 变刀。”②在这里,商品贵 贱不再归结为商品单方面原 因,货币被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