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十四五”规划系列套装(共5册)

读懂“十四五”规划系列套装(共5册)
作者: 林毅夫,贾康,郑新立,李斌,郭宇靖,盖博铭,阳娜,王立胜等著
出版社: 中央党校
原售价: 313.60
折扣价: 197.60
折扣购买: 读懂“十四五”规划系列套装(共5册)
ISBN: 9787503571114

作者简介

贾康,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郑新立 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副组长,国家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国家计划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曾参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起草工作,多次参加国家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文件起草工作。长期从事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研究,在投资体制、计划体制、宏观调控等方面有大量著述和独到见解。主要论文收集在《郑新立文集》(1—16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共560万字。2013年被《经济学家周报》评选为中国十大著名经济学家之一。 李斌,高级记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西城区“百名英才”荣誉称号获得者。策划出版中国首套“四极”考察丛书,独著《二探北极》,与人合著《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2004科技中国》,主编《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著作。 郭宇靖,主任记者。新华社北京分社经济采访部副主任。多次获北京新闻奖,作品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长期关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一系列产业行业政策落地,产生重大影响。 盖博铭,新华社北京分社教科文卫体采访部副主任。从业4年,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多次获北京新闻奖,作品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参与国庆70周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等报道。 阳娜,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从业6年,从事科技、互联网、经济等领域报道,多次获北京新闻奖,作品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参与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北京世园会等报道。 ...

内容简介

《奔向2035的新发展格局》 1.林毅夫、贾康、巴曙松等人多角度、深层次解读高质量发展 在本书中,林毅夫、贾康、巴曙松等人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多角度探讨,有助于读者明确“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依据,知道高质量发展“高”在哪儿,明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内涵、要求以及如何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即明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形成对高质量发展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2.探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分析“十四五”规划和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本书阐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性、普遍性、长期性要求,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义,及时纠正认识偏差。 同时,深入剖析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探究提出双循环的深意以及其具体贯彻落实,展开了基于逻辑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分析,帮助读者立体了解究竟什么是新发展格局、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理念。 3.聚焦中国发展和全球治理,探索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方略 在对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的基础之上,本书将目光放到新冠肺炎影响下的中国与世界,重点讲述了后疫情时代的世界走向,包括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等,有助于读者看清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形势与中国选择。 《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1.读懂新发展格局,解答疑问的同时展开前瞻性思考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阐释“十四五”时期总体布局,分析预测未来5年和15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如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释和论证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对于读者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剖析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及方法路径,内容通俗易懂,穿插图表、案例 本书内容涵盖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供给侧改革、科技战略支撑、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体系、新基建、全面绿色转型、国际治理现代化等,既聚焦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系统全面,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分析,有助于读者搞清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问题,把握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发展大势。 3.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领衔之作,国家高端智库、社会智库资深学者深入解读新发展格局,解读“十四五” 本书由郑新立领衔创作,参与者均为长期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智库、社会智库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资深学者,他们学养丰厚、研究深入,用通俗的语言从多个方面立体解读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理念》 1.系统阐释未来产业的特征内涵,聚焦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预测产业未来,助于读者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本书分为四篇,对究竟什么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有哪些特征、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有哪些异同?我国目前发展的未来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前景如何?有哪些未来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在不同领域分别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将怎样影响未来产业?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面临哪些挑战、障碍和风险?中国会形成怎样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哪几个地方有希望构筑“未来产业高地”?以及对国家和各地“布局”未来产业的政策性建议等一系列内容,帮助广大读者预测产业未来,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 1.全面透视碳达峰碳中和,解码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深入探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怎么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立足“十四五”时期以及2025年、2030年、2060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