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商智慧(中国式经营的思想精髓)

道商智慧(中国式经营的思想精髓)
作者: 李海波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道商智慧(中国式经营的思想精髓)
ISBN: 9787122276513

作者简介

李海波,四川南充人,当代知名道学学者、职业谋士。 作为黄老学派的传承人,李海波首创性地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道商”知识体系,并致力于“黄老道学”“隐态兵法”的探索研究,其学术思想与研究成果得到了众多有识之七的高度认可,被赞誉为“道商之师”。 现任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长、黄老智库创建人、安徽省涡阳县人民政府高级顾问。

内容简介

在太史公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当年的孔子,作 为一名适逢乱世的热血青年,他看到周礼的废弃,世 道的衰落,礼义道德荡然无存,尔虞我诈,民不聊生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君不仁,臣不义,社会风气每 况愈下。于是孔子胸怀文艺复兴的宏伟目标,千里迢 迢地从鲁国赶去洛邑,拜见了老子并向老子咨询:如 何才能恢复周朝的“礼制”至昔日的盛世? 老子接见了孔子。但是他却站在宏观的角度,用 发展的眼光明确地告诉孔子:周礼的衰落,是社会发 展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现在,连那些制定“礼制” 的人都不复存在了,我们还停留、倒退回去,逆天下 潮流而动,又能产生什么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呢? 同时,老子针对当时孔子的状态,给出了几条真 诚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顺应时机,时机来了,就 要把握和发展,积极有为;时机不到,就应该稍息与 等待,甚至隐藏无为,卑微低调做人,而不能不遵循 规则地强行和冒进。其次,“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 德若愚”。要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韬光自己的智慧 。最后,你还应当把自身修养中的不利因素去掉,如 “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些都不利于你未来 的发展。 当孔子离开洛邑时,老子特意为他送行。老子对 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 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贵,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 。”老子告诫孔子:“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 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 ,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孔 子世家》)。意思是:一个聪明深察的人之所以变成 失败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一个博辩 广大的人之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 别人的罪过。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也不 要只知有己。 孔子西行洛邑拜见老子,对自己人生境界的提升 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凡意义。中国历史上两位思 想巨人的相会,是仁者的沟通、智者的激荡、圣者的 交流。老子“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深远妙道,对孔子 内心深处产生了真正的撼动。也曾周游列国、见多识 广的孔子,面对着博古通今,不可窥测的掌握天下学 术思想前沿的老子,恍惚之中,似乎看到了传说中那 变化无穷,“乘风云而上天”的神龙,让他连续三天 “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并由衷地发出了赞美老子 的“犹龙”之叹。 孔子回去后,不但虚心接受老子的教诲“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也在自己的人生中领悟深思,积极践行。他从老子“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的教诲中,悟到了“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 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并称这是“ 损之又损之道”。 从伟大“首都”回来之后,孔子见识增长了、学 问广博了、境界提高了、智慧通达了。作为天下第一 学问大家老子的真传弟子和朋友,孔子的命运也改变 了。《孔子家语·观周》说:孔子“自周反鲁,道弥 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镀金”归来后 的孔子,一时间迅速成为广受尊重的学问家。前来求 学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包括此前不愿意屈尊前来的卿 大夫的子弟们。面对着三千之众的弟子,孔子发自内 心地为自己的老师打出了这样一句广告语——朝闻道 ,夕死可矣! 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学问广 博、闻名天下的王室顾问老子将要退休归隐的消息传 开后,这在教育极不发达的春秋时代,可谓一件极具 轰动效应的大事。一些无缘接受老子教化,困惑人生 方向,渴望求道开智的中下层贵族及希望改变自己命 运的布衣百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当时,周王朝有一位贤大夫叫尹喜,他自幼遍览 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 而见未来。在周昭王年间,尹喜通过观察天上星斗的 运行轨迹,知道有圣人将要经过函谷关。于是,他便 辞去朝官职务,主动请求到函谷关去当关令,并在关 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那里观察天象。 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 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 来,十分惊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 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便 立刻召见守关兵卒说:“若有老翁从东来,乘青牛, 切勿放行,立即禀报。”同时,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 ,日日斋戒,净身等待,并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 道焚香,以迎圣人。 到了某一天,果然见一老者,天庭饱满,鹤发童 颜,两耳垂肩,眉长三寸,目光炯炯射人。青牛嘀嗒 嘀嗒,迈着有节奏的步伐一路而来;老者坐在牛背上 ,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尹喜看见后,赶紧迎上前去 ,再三稽首参拜:“圣人来矣,有请!”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