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轻

津轻
作者: (日)太宰治|责编:邹近|译者:廖雯雯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津轻
ISBN: 9787220133992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日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岛修治。父亲曾为贵族者员,并在本乡兼营银行。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 太宰治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1932至1937年,这是左翼运动被镇压的时代。著有短篇小说集《晚年》(1933~1936),共收入40篇,这些短篇都充满了青春时期的热情,多角度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主张和内心世界。此后又发表《虚构的傍徨》(1936)、《二十世纪的旗手》(1937)等作品。 中期是1938至1945年。著有《女学生》(1939),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此外尚有《童话集》(1945),发挥了作家奔放的想象力。后期是1946至1948年,一般认为,太宰治的后期创作最有成就,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恼的年鉴》等小说,提出了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荣的妻子》(1947),中篇《斜阳》(1947)、《人的失格》(1948),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代表作品。这些小说发表后,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维荣的妻子》写一个出身贵族、生活堕落的诗人及其妻子自甘堕落以示对社会道德的反抗。《斜阳》反映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会地位日益衰落,荣华显耀的时代已付诸东流的主题。《人的失格》是太宰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的炎凉,绝望之余沉缅于酒色,最后自己毁灭了自己。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日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因对人生感到绝望而投水自杀。他的一生经历了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到日本战败这一大动荡的时代,日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说是这种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

内容简介

某年春天,我花了大约 三周时间,有生以来,初次 绕着本州北端的津轻半岛游 历一圈。这段旅行在我三十 几年的生涯中,算是相当重 要的事件之一。我在津轻出 生,其后二十年间又在津轻 长大,只到过金木、五所川 原、青森、弘前、浅虫、大 鳄这几座小城,对其他村镇 一无所知。 金木町是我出生的市镇 ,大致位于津轻平原中央, 人口五六千,并无值得一提 的特征,却长年弥漫着一股 略显装腔作势的都会氛围。 说好听些,它如水般淡泊; 讲难听点,不过一座浅薄虚 荣的小镇。从金木町往南而 下,大约三里之外的岩木川 畔,坐落着一座名为五所川 原的小城。那是这一带的物 产集散地,人口也达到一万 以上。如果抛开青森、弘前 两座城市,这附近人口多达 一万以上的市镇便没有了。 说好听些,五所川原是座朝 气蓬勃的城镇;讲难听点, 那里十分喧嚣。毫无乡村气 息,倒是都会特有的、孤独 的战栗感已经隐约潜入狭窄 的街区。倘若打个令我自己 都哑口无言的夸张比喻,以 东京为例,金木相当于小石 川,五所川原则是浅草。我 的姨母就住在这里。幼少时 期,比起亲生母亲,我更仰 慕这位姨母。事实上,我也 经常去位于五所川原的姨母 家玩耍。可以说,进入初中 前的日子,除却五所川原、 金木,我对津轻其他城镇几 乎谈不上任何了解。因此不 久之后,当我前往青森的初 中参加入学考试,虽说仅是 一段长达三四小时的旅途, 在我眼里却堪称隆重的旅行 。我曾将那时体味到的欢欣 雀跃稍作润色,写进小说, 那些描写不一定与事实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