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周国平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5498861
.
哲学与随感录 我喜欢读哲学家写的随感录。 回想起来,我喜欢上哲学,和随感录不无关系。 小时候好奇心强,大部头的哲学书也拿来翻读,但读 不懂,只觉得哲学高深莫测,玄妙晦涩。后来有一回 ,翻开一本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的《古希腊罗马哲学 》,却一下子被里面载录的古希腊哲人的“著作残篇 ”吸引住了。我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 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 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尽管刚读到这些格言时 也似懂非懂,但朦胧地觉得它们意味不凡,仿佛一下 子悟到哲学是什么了。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 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 自己,心中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 “美丽的猴子”。这种早年的读书印象竟然影响了我 一辈子,从此铸成了我对哲学的基本看法。 其实,所谓“著作残篇”的说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仍是用后人著书立说的眼光去看古人的述而不作。 朱光潜先生探溯随感录体裁的渊源,中国的溯到《论 语》,西方的溯到希腊哲学家,我以为很有道理。我 相信哲学与随感录早已结下不解之缘,最早的哲学思 考都是直觉和顿悟式的,由之形成的作品必是格言和 语录体的。因为言简意赅,为弟子们乐于、也易于传 诵,终于流传下来,刊印成文。它们就是本文,而不 是“残篇”。 西方哲学朝体系巨构的方向发展,苏格拉底已开 其端。苏格拉底本人擅长格言隽语,且述而不作,不 过他重视逻辑的论证和辩驳,为体系哲学埋下了伏线 。到他的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终于建造起西方哲学 史上第一个庞大体系,成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我无意小看古代和现代的黑格尔们的哲学成就, 但是,就哲学关乎人生智慧而言,我始终偏爱用随感 录形式写作的哲学家,例如法国的蒙田、帕斯卡尔、 拉罗什福科,英国的培根,德国的叔本华、尼采。人 生问题上的一切真知灼见均直接发自作者的真情实感 ,又诉诸读者的真情实感,本身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 量,无需种种繁复的分析、推论、解说和引证来助威 。如果我喜欢一个思想,多半是因为这个思想在我的 切身体验中得到了印证,而不是因为它的这些逻辑附 着物。事实上,即使创体系的哲学家,他自己真正心 爱的独创的思想也往往如灵感突现,具有随感性质, 可是为了供奉他心爱的神灵,他不惜工本建造了体系 的巍峨宫殿,也就是加上了一大堆逻辑和历史的证明 ,结果真不知是突出了还是掩盖了那一点真正独创的 东西。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如其本然地写出自己 的人生感受。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蒙田要胜过培根。 培根的随感集在他生前就已风靡一时,多次再版重印 ,他自己也对之怀着一种个人的偏爱,初版后二十多 年间时时带在身边,不断增删修改,精雕细刻,真是 字字珠玑,句句格言,聪明美妙的议论俯拾皆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