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精)/名家文丛
ISBN: 9787519015480
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著有《高兰墅集》《月小山房遗稿》等。研究者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为其所续。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竞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 ,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 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 罢了,又何必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 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 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 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 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干部共出一套 ,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 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 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 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 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 话,竞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 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 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 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 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 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 、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 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 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酒馀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 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 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 ,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 ,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 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 细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 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 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 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 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 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 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 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金陵十 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日姑苏,有城日 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 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 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 ,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 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 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 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 ,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 ,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 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 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 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 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 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 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 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 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 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 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 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 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 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 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 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 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 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 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 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 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 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 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 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 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 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 :“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 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 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 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 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 ”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 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 ,若蒙大开痴玩,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 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① (①玄机:指宗教的“玄妙细微的道理”。)不可预 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 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 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 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 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 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 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 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 ”。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 ,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 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见奶母 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 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玩耍一回,又 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 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 ,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 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 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 “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 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 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 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 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 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 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 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 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 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 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自前岁来此,又淹蹇①(①淹蹇:行动不顺利,停留 、阻滞。)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 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 ”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 ,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 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 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 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 :“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P3-5)